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约束是多数新创企业面临的首要制约因素。它们由于自身缺乏合法性和声誉等原因很难从外部投资者处获得资源,只能通过对手头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来缓解这一境况。那么如何创造性地整合利用这些资源,以挖掘潜在价值、构建新用途、开发新机会来确保企业的生存甚至促进其成长呢?传统的资源基础观虽然提出资源整合能力对形成资源异质性的重要作用,但是并没有说明这样的整合是“如何发生的?”,创造性拼凑(bricolage)理论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因此,Baker,Nelson和Aldrich等学者将其引入了创业研究领域。这是创业领域的一个新兴理论,从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创业者整合利用资源的战略行为特征和规律。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创业领域关于创造性拼凑(bricolage)理论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外关于该理论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实证研究。但是在国内基于中国情境之下对创造性拼凑(bricolage)理论的研究还非常少,仍处在理论探讨和概念介绍阶段。因此,基于中国情境,对企业运用创造性拼凑(bricolage)理论进行资源整合的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有助于创造性拼凑(bricolage)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机械制造业为研究背景,深植于中国情境之下,以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对其进行扎根分析。通过初始编码提炼出了86个主要概念归纳为12个范畴,分别为:新创劣势、情境因素、创业者、实物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市场、突破资源约束、关系网络、声誉、资金、即兴创作。通过聚焦编码和理论性编码进一步建构了基于bricolage理论的资源整合过程的理论模型,并对这一模型进行故事线分析,详细阐述了在中国情境之下,面临各种不同的资源约束时企业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关系网络和创业者在创造性拼凑(bricolage)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将这一结论与现有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中国情境下创造性拼凑(bricolage)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和五个资源领域资源“拼凑”的特征,指出存在的差异,进而发现国内创业者最容易发生“拼凑”行为的领域是实物和人力资源。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关于创造性拼凑(bricolage)理论在中国情境之下的研究内容,为创业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