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龙头压胀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ahabook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石流属于一种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仅就我国公路交通而言,每年因泥石流就造成经济损失近50亿元人民币。泥石流的致灾作用主要体现在冲击毁损和淤埋破坏两方面,其中泥石流冲击力又是泥石流动力学核心之一,研究泥石流的冲击主要从泥石流龙头着手。本文基于能量关系对泥石流龙头运动进行了研究,重点是龙头形成及压胀机理,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 (1)在等效泥石流固液两相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固液分相标准和运动方程。把固相颗粒的特征参数引入泥石流研究中,分析泥石流固相颗粒的统计特征与两相流的关系。 (2)从平面、纵剖面及横剖面的三个方面描述泥石流龙头形状,分析了泥石流龙头形成过程及连续流和阵性流的运动表现方式,并得出龙头内的流速呈中上部最大,下部最小的速度分布曲线。 (3)具有膨胀特性的泥石流体在动水压强、压力梯度力和固相颗粒群体沉降综合因素作用下容易产生压胀作用,阐述了龙头压胀核的形成原因、形成方式、运动形式及突变性,建立泥石流运动压胀核模型。初步建立了压胀核周期性突变是泥石流运动体的固液相之间能量相互传递平衡的能量输运机制的理论。 (4)建立了泥石流龙头压胀核突变溃灭能量输运机制作用的压胀机理及龙头流核理论。据此分析了压胀核能量输运机制下液相对固相的受力情况,固相颗粒之间的碰撞分选运动趋势及固相受到的悬浮作用,提出了泥石流的似循环流结构,建立了泥石流压胀作用下的龙头流核理论。 前述研究丰富了泥石流动力学的科学内涵,为量化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荷载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把中国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促进南、北方
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海滦河流域连续干旱,造成天津市水资源严重短缺,2000-2004年四次实施“引黄济津”,天津市才得以度过水荒。
Hoxa10是同源框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是生物发育的重要调控基因,在胚胎期子宫发育和胚胎着床中发挥关键性作用。HOXA10通过调控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转录,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
结合现阶段冻融期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研究现状,以现有研究为基础,本文采用连续动态的观点和定期定点实验的方法,研究科尔沁沙地草甸地冻融期土壤水、热、盐迁移规律,应用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