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吹沙型填海场地地震频谱与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3268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部湾吹沙型填海场地与自然沉积场地具有截然不同的成因属性和工程属性。原深厚的海积软土变成新陆域大面积的软弱下卧层;各土层欠固结且持续受外界因素扰动,“边固结、边成型、边承载”;海积软土直接覆盖在基岩之上,由基岩导入的地震波可直接进入,加之本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发震频率较高且具有增强的趋势,故研究北部湾吹填场地在各类地震作用下的频谱特性和动力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并大量收集整理相关吹填场地实际建设资料,选取广西北部湾地区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吹填场地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数值分析模型,借助“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提供的2008年汶川地震所获取的三条近、中、远场基岩地震波,并以此作为输入地震动,分析了这三种具有不同频谱特性地震波作用下场地的动力响应特征,同时针对吹填场地多用于实际建设用地,结合室内试验探讨了强夯加固处理及桩筏基础应用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为成陆后实际工程建设的抗震防灾提供意见和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分别研究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吹填场地在近、中、远场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吹填场地在远场地震波作用下的放大效应比在近、中场地震波作用下强烈的多,且考虑罕遇地震影响时,场地卓越周期较考虑多遇地震影响时有所延长。(2)强夯法作为吹填场地最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本文首先借助室内模拟试验分别获取吹填砂层和海积软土层在不同夯实加固处理程度下的物理力学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不同条件场地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夯实加固能有效减弱吹填场地在远场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没有显著改变场地的卓越周期,只是促使场地对短周期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变得更加突出。(3)鉴于吹填场地实际建设多采用桩基础,本文选用桩筏基础并通过分别调整桩长、桩基数量来研究桩筏基础应用对吹填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筏基础应用能在一定程度改变场地的自振特性,但对场地卓越周期的影响较小;桩筏基础应用能显著削弱基础作用区及其附近土体的动力响应,而对于距建筑区较远土体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小,并且对于基础作用区土体在远场地震波作用下动力响应的抑制作用比在近、中场地震波作用下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税收政策的扶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对于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企业效益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建筑企业以及一部分小型建筑企业都开始使用项目
逮捕必要性条件在司法实践中未得到充分适用,导致逮捕率居高不下。未明确逮捕权的司法权属性和不捕后的配套保障措施不足,导致逮捕必要性条件适用率低。确立逮捕权的司法权属性
<正>1993年春,邳州市博物馆发掘了九女墩三号墩,墓中出土铜盘5件[1]。其中一件铜盘(M3∶34)在修复过程中发现内底刻有铭文。铜盘口沿方折,颈略收,肩稍斜,弧腹,平底。颈部、上
金农擅长诗文、书法、绘画、刻印,并且独创了"漆书",在金农的绘画中融入了金石味的书法笔意。尤其是其醇厚、高逸的绘画风格通过"以书为画"和"涉笔即古"体现得淋漓尽致。
针对现有建筑中广泛存在的结构体系混乱的情况,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砌体混合结构教学楼为例,分析了抗震鉴定方法和过程,提出了抗震加固方案.指出可将混合结构改造为纯框架结
本文先论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然后从开学初、学期中期、学期末三个时期说明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以及方法,在每个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都不太相同,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做调整,这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再创新高的同时,社会环境意识也不断加强,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成为高速公路整体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景观、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能量代谢是学生容易误解的地方。从无氧呼吸代谢途径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能量代谢的产能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并不产生ATP。
伴随高等教育数量和规模的扩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显现。据教育部统计,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走高,就业形势严峻,严峻之处不仅体现在高校向社会输出数量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