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安全性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将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应用于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通过观察术前患儿镇静评分、血流动力学改变、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变化,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应用于小儿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ASA I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剂量组(H组)、低剂量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40min,H组鼻腔滴入2μg/kg的右美托咪定(加生理盐水至0.6ml),L组鼻腔滴入1μg/kg的右美托咪定(加生理盐水至0.6ml)注射液,C组鼻腔滴入0.6mL生理盐水。观察三组患儿用药后镇静评分、分离状态、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于插管前(T0)、拔管后即刻(T1)、术毕4h (T2)、术毕12h (T3)、术毕24h (T4)时监测不同时点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三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基础心率、基础血压、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和L组的术前镇静及分离状态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心率和血压随时间变化明显,且高于H组和L组(P<0.001),三组患儿各时间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分别为(10.5±2.6)、(10.4±2.2)和(9.5±2.7)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PACU 停留时间分别是(35.2±10.5)、(34.2±12.3)和(33.2±10.7)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H-组和L组的患儿呛咳、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患儿TNF-α、IL-6血浆浓度随时间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变化明显(P<0.001)。H组和L组在拔管后即刻、术毕4h、12h和24h的TNF-α、IL-6血浆浓度均低于C组(P<0.001),而且H组在拔管后即刻、术毕4h、12h和24h的TNF-α、IL-6血浆浓度均低于L组(P<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能提高患儿镇静水平,改善亲子分离状态,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呼吸抑制发生,不影响拔管时间,并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围术期炎性因子释放,增加围术期安全性。且使用右美托咪定2μg/kg术前滴鼻较1μg/kg更能降低炎性因子释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并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者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8年0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7例癫痫发作未控制的BECT并ESES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1)根据出现ESES后是否加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分为:抗癫痫药物(AEDs)+甲强龙组(N=31)和单用AEDs组(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