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文化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影响及优化--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2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旅游地健康持续的主要源泉。随着近年来文化旅游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要素,直接影响到旅游地产品开发的生命力和游客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这就要求旅游地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文化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不断提升旅游地的市场知名度和可持续发展力。当前,中国文化类型多样,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如何有效挖掘文化资源及其发挥文化在旅游发展的作用,成为旅游管理学一直关注的议题。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的过程中,情感联系的强弱起到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成为目的地选择的重要衡量标尺,地方依恋作为情感分析的重要组成,在目的地的选择上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反映了游客对旅游地情感联系的强度和深度,成为近年来旅游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利用实地访谈和问卷发放的调研形式,以南京夫子庙景区为例,构建景区文化维度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影响关系模型,测评景区文化对地方依恋的影响过程,揭示景区文化对地方依恋的影响路径,以此发现文化对旅游发展的作用和价值,为旅游地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的提升及文化记忆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围绕“维度划分—模型构建—影响测度—对策提出”的研究主线,开展景区文化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影响机理及其优化的研究。全文分为三部分总共六章,第一部分是基础分析,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重点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为论文的有序进行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阐述夫子庙景区的研究区概况及理论模型构建、景区文化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影响测度及景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重点是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进行归纳和总结,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及对未来研究提出方向。
  在相关文献及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将夫子庙景区文化主要划分为四大维度:建筑文化、儒家文化、传统工艺文化、风味饮食文化,将旅游者地方依恋划分为两大维度:地方认同及地方依赖。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文化维度和地方依恋维度的路径分析。从均值看,建筑文化感知、儒家文化感知、传统工艺文化感知、风味饮食文化感知、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六大维度的均值分别为:3.647、3.976、3.575、3.323、3.518、3.803,均值最大为儒家文化感知(3.976),表明了调查者对夫子庙的最大感知来源于对儒家文化的认可,说明了旅游者对夫子庙的了解更多的是由于景区拥有的带有科举性质的儒家文化,这与夫子庙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基本相符合。其次是地方认同维度(3.803),表明被调查者对夫子庙的地方认同较高,也彰显了夫子庙的发展和特色一定程度上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对旅游者存在较大的吸引力。通过结构方程的维度分析,还发现不同文化维度对地方依恋的影响路径各不相同。建筑文化、儒家文化、风味小吃文化对地方依赖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37(***)、0.458(***)、0.235(***),对地方认同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93(***)、0.422(***)、0.208(***),总体上与地方依恋呈正相关关系。传统艺术文化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总体上呈现较弱影响,说明了当前的工艺文化尽管具备了一定的地方特色,但工艺文化的吸引度还存在差距,在未来发展中,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针对景区文化对地方依恋的影响分析来看,提出了夫子庙未来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开发、提升软硬件服务质量、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完善景区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资金投入在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进度,保证国家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2016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从2016年开始,河北省62个贫困县对财政涉农资金进行统筹整合使用试点,统筹整合以后的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率问题既是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对整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