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文化距离的视角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近些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落实,投资颇见成效,我国对这些东道国的投资额也日益增加,而沿线国家由于具有着参差不齐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政府稳定程度等,文化种类内涵也是丰富多样,使得我国投资面对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风险水平。所以说在逆全球化以及全球经济受到疫情重创的复杂国际环境下,准确认知评估东道国国家风险并研究其影响我国OFDI的投资逻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作为不同于制度的非正式因素,在影响国际关系与投资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国间因文化差异过大、文化不认同等而导致投资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综上,本文旨在研究在不同的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下,东道国国家风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变化,为我国“一带一路”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本文研究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首先梳理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家风险、文化距离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文献,总结前人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本文可能存在的边际贡献。本文以国际生产折衷论等投资理论、文化维度理论等为基础,分别分析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我国OFDI的影响机制以及文化距离所起到的调节作用原理,并提出相应假设;其次,本文选取我国对32个样本国2009年-2019年的投资数据,首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探求东道国政治风险及经济金融风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文化距离为门槛,研究在不同的文化距离水平下国家风险对我国OFDI的不同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存在着政治风险偏好以及经济金融风险规避的倾向,以及文化距离在其中带来了“外来者劣势”的调节作用,随着两国间文化距离的不断增加,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于我国OFDI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减少,东道国经济金融风险对我国OFDI的逆向抑制作用逐渐增大。根据本文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合理风险评估机制并灵活调整投资政策;第二,从政府层面建立起良好的外交关系;第三,要尊重重视文化差异,在国家政府、媒体层面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层面均增强双方的文化交流,求同存异,实现共赢。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发现现有的研究大多单纯的从东道国国家风险、文化距离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出发,极少有文献研究过三者间的关系。本文将文化距离作为调节变量,以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东道国国家风险在不同的文化距离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影响;第二,以往文献较多采取了交乘项的方法研究变量间的调节作用,而本文通过选用面板门槛模型,以调节变量文化距离作为门槛变量,可以更准确的描述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在不同文化距离水平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影响结果,更好的验证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
其他文献
2018年3月26日,我国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推出INE原油期货,中国作为世界原油贸易的重要参与者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原油期货产品。截至2018年底,INE原油期货的日均成交量/额均已经超过阿曼原油期货,仅次于纽约WTI原油期货和伦敦Brent原油期货。根据《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9-2020)》显示,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突破5亿吨大关,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原
学位
按照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银行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流动性,同时也将潜在的风险进行了转移。近些年来,商业银行对整体流动性水平的管理已成为政府监管部门与银行自身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并且商业银行愈发关注社会责任的承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会为其带来更多关注,进而带来更多的资源,为流动性创造提供了基础。因此研究社会责任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1-2020年之间中
学位
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的经济状况也面临较大的压力,企业经营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企业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出现融资困难、发展受限,最终由于经营治理不良存在破产风险的情况。破产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方面,是其他经营风险的综合结果。企业也根据本身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采取一定的举措对破产风险进行防范,但其防范效果是不确定的,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那么是否存在可靠的指标
学位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在解决失业群众就业、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绝对重要的影响。新三板的设立,使得中小企业拥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和发展机遇,但发展资金不足仍是新三板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我国影子银行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慢,却在新三板企业融资约束中发挥了重要的缓解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3年-2020年的新三板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建立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
学位
公司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即公司的资本结构直接决定公司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公司价值,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水平成为公司融资时考虑的核心问题,明确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对公司投融资决策有着重要意义。诸多学者以MM定理为理论基石,从多角度开展实证研究,得到了众多对公司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本文认为,中国股市β异象的存在意味着高β公司拥有更低的股票收益率,这会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改变公司
学位
我国特有的“T+1”回转交易制度最初是为防止过度投机交易和保护散户投资者而实施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这一交易制度的约束下,短期交易的投资者对其当期买入股票的卖出行为受到限制,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市场投机行为。由于市场的个体投资者往往为“T+1”限制性规则的接受者,因此在以个体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交易市场中,对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需要充分考虑这一制度约束条件。同时,了解“T+1”制度对市场交易表现的
学位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股东的欢迎,在中国A股市场上股权质押的比例一直在升高,甚至形成了“无股不押”的局面。这背后隐藏的风险和危害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股权质押的相关问题,十分有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和公司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此外重点研究股权性质、媒体关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并进行了总结,依据控制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有关理论
学位
企业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民营企业凭借其机制灵活、产权明晰、投资高效等优越性,已然成为我国投资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也对民营企业投资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内民间投资增速自2011年起便呈现下滑态势。2015年开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加快,截至2019年,同比增速已下降到4.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降至56.4%。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原因是多方面
学位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与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都发挥了无法忽视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城镇化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开始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传统城镇化一般指的是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则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不再强调速度的提升,而是更加重视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指的是通过综
学位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直以来都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的重要任务,“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十九大均提出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更是将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处于“三二一”阶段,并呈现占比总体趋于合理但各产业内部仍需结构改善的特点。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进入平稳时期,这就需要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而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能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