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认同是个体与组织相互选择、相互制约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还是行动指南。大学是世界上最稳定、最保守的社会组织之一。但随着知识形态的改变、技术与制度环境的变迁,大学组织功能日益多元、组织结构日益复杂。而生活、成长在变革时期的这一代大学生,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多元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学生与大学是如何相互选择、相互认同的呢?在现有制度背景下,大学对学生的选择与认同主要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进行;而学生对大学组织的选择与认同则更为复杂且处于变化之中。因此,研究大学生对大学组织的认同、行动参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大学生、大学的发展现状,并可以据此对大学与大学生如何相互影响与选择做出预测,从而加强与改善教育、管理的相关策略。本文在参考和借鉴组织认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组织认同的结构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首先运用访谈法收集大学生组织认同相关的资料,资料收集的过程与分析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直到理论饱和。最后构建出了大学生组织认同结构的四个维度:利益认同维度、价值认同维度、行为认同维度、情感认同维度,及其下属的八个方面:组织吸引力、个人的主体性、个人与组织的一致性、组织参与、从众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归属感、身份感知。最后结合大学生组织认同结构,分析大学生的发展特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以此向高校管理者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塑造良好高校形象,赢得学生认同;模糊学生干部身份,塑造主人翁意识;落实扁平化管理,扩大学生自主权;实现教育社会化,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合理利用从众心理,加强高校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