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285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流模型是业务过程的计算机化的表示。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为待描述的过程定义提供一种通用过程描述、表现能力强和便于形式化验证的工作流过程模型。一个好的工作流过程模型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靠性、可用性、可伸缩性和互操作性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关键和基础。 尽管工作流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工作流领域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对工作流模型方面的研究仍旧比较少,对模型的分析更少。各种模型缺乏系统性,比较混乱,不同厂商、不同工作流系统的模型之间差异很大。另一方面,目前仍旧缺乏一种能够支持过程定义、过程演进以及过程分析的形式化数学模型。因此对工作流模型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寻找模型本质的东西,为完善过程定义、改进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本人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工作流技术的相关概念、工作流参考模型、国内外工作流模型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 第二:在对典型的工作流模型进行比较基础上,给出了模型分类标准。将信牌驱动模型与WPDL、WIDE进行比较,将驱动模型与工作流模式进行比较。 第三:提出了一种工作流模型基本集。详细的研究了模型的静态结构、典型流程。并且对工作流模型进行形式化的定义。 第四:实现了信牌驱动模型向Petri网的转化。利用Petri网这种形式化的工具对扩展的信牌驱动模型中的死锁、可达性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判断算法。 第五:开发出模型分析工具。它利用扩展的信牌驱动模型为某个业务流程方便、友好地建立过程定义,并能对其中的一部分性质和错误进行验证。该工具严格按照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原理进行分析、设计;并充分利用pattern的设计思想,设计了广个体系结构良好、人机界面友好的工作流模型分析工具。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应用需求日益朝着高性能、大规模、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对Internet网络提出了更高的分布式要求:需要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具有自扩充性、可移动性、可生存性、简单易
网格系统中包含各种各样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动态变化、广域分布、系统异构等特性。网格资源管理与调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资源的描述、组织、管理等关键问题,它是整个计算网格
细纱机性能优劣对成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棉纺厂所使用的细纱机一般通过人工操作完成,存在着更换纺纱品种过程繁琐、精度低、自动化水平低等诸多缺点。虽然国
面向服务架构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资源发布与访问的重要支撑手段,而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跨信任域之间互操作要求,在多信任域的环境下,如何保障服务的安全
由于Modbus应用协议的开放性使之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基于Modbus应用协议族的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也逐渐被应用于各种现场级测控领域。其中基于MODBUS/T
随着医疗成像设备的发展,医学影像的成像精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海量的有待临床医生及时做出诊断的影像的不断涌现,加速了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出现和发展。本文面向计算机辅助诊断
现有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能有效地在大型数据库中挖掘出完整的序列模式集。然而在这些算法中仍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增量挖掘算法一般只考虑向数据库中增加事务和
数据流作为一种数据密集型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广泛的应用于金融服务、网络监控、电信数据管理以及传感检测等领域。在数据流模型中,数据以大量、快速、时变的数据流持
面向web的数据挖掘是一项复杂的技术,Web数据挖掘就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网络文档和服务中发现和提取信息。Web上各种形式的文档和用户访问信息就构成了Web数据挖掘的对象。
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是计算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和技术可被延伸至一般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因此,编译程序的研究对于程序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编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