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多的系统采用了分布式体系结构,这给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带来巨大的压力。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正是在这个阶段提出来的。可生存性的中心思想是即使在遭受入侵后,或系统的重要部分遭受到损害或摧毁时,系统依然能够完成任务,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修复被损坏的服务。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了可生存性系统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系统可生存性的评估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系统可生存性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给出了国内外一些组织、机构对于可生存性的一些研究方向和进展情况;介绍了可生存性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定义,可生存性的特性、可生存性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法;2.从现有的可生存性的评估方法出发,详细分析了组合方法、模型检测方法和基于状态的随机模型方法等现有评估方法的应用特点,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3.围绕Petri网的理论知识,详细介绍了随机Petri网(SPN)的概念,描述了随机Petri网作为模型工具的应用及具体的分析方法;4.提出一种电信交换系统的可生存性分析方法,采用随机Petri网技术,分析了电信交换系统生存性问题的特点。重点利用随机Petri网描述了系统的失效-修复分析模型和性能分析模型,给出了系统可生存性分析中主要指标的定量计算方法;5.把随机Petri网应用到容忍入侵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可生存性分析中,对两种不同体系结构的容侵系统的可生存性进行定量评估。运用随机Petri网技术建立两种系统的随机模型。通过改变系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系统的可生存性指标,从系统可用性和吞吐量的角度分析了两种不同体系结构的容侵系统的可生存性。
其他文献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政府管理性职能向服务性职能的转变,是当前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的最重要条件。随着我国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加快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广
由于通信和电脑技术的进步使得能够开发出低成本、低耗电、多功能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体积很小而且具备感知、计算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能力,而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许多
无线网状网络是一种高容量高速率的多点对多点网络,具有动态自组织性、自愈性,是一种新型的可以解决“最后一英里”瓶颈问题的分布式网络,是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一种关键技术。
现有对等网络点播平台中数据源服务器是唯一稳定的媒体数据提供者,对等网络中无法获取的数据请求均会指向数据源服务器,随着视频点播规模的增大,频繁的数据请求导致数据源服
如何高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是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虽然有大量的应急指挥系统在各地不断实施,但缺乏数据、缺乏协同、缺乏业务支持、缺乏指导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
随着JAVA的普及和流行,J2EE平台也在WEB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伴随其的各种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涌出。为了更好的研究J2EE体系架构,本文采用了业界流行的Struts、H
虚拟视觉坐标测量机是坐标测量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视觉坐标测量的仿真环境进行研究,包括对视觉坐标测量机的仿真模型及其仿
图像检索的主要技术包括:图像特征的提取,图像特征的索引及检索。基于颜色直方图的图像检索可以快速地提取出图像索引,但颜色直方图仅仅表示图像中各种颜色的统计分布,而没有
网络的发展加大了安全类软件的需求,而与之相悖的是安全类软件的高难度、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安全中间件软件的研究逐渐发展了起来。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
P2P流媒体直播系统通常采用单一码率的方式传输数据,由于网络环境、终端设备的差异以及P2P本身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往往导致无法缓冲到足够的数据,另一方面,也可能无法给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