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着眼于每个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我国自199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概念以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先后产出了无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逐渐为中小学校的领导者和学科带头人所关注,并一度形成学术热点。高中学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笔者以“高中学段”和“高效课堂模式”为本题研究的切入点,并以地处鄂中南荆楚文化发源核心区的荆州市北门中学“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为考察对象,对该校音乐鉴赏课教学展开研究。北门中学进行“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改革始于二零零九年。“生本”即以人为本,要求始终立足学校与课堂,坚持以生为本;“自主”是指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调整课堂学习的目标、方法和策略,在教师引领下主动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该教学模式不仅包括实施策略与推进机制、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班级与小组文化建设、学校管理与评价四大环节,而且还诠释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泥沼,教学效果显著。本文的重点是围绕“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展开,通过对“生本·自主”高效课堂理论模式的理论阐述和高效课堂模式音乐课案例分析,对高效课堂模式的应用进行反思,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别从选题背景与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从产生背景、基本课型、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简述;第三部分围绕高中音乐鉴赏课“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课堂案例实录与分析,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第四部分是对“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下高中音乐鉴赏的实施建议,分别从注重小组合作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加强审美意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展开;第五部分是结语。其研究目的一方面在于分享该校“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经验,另一方面为该课堂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供吸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