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折板式拟球面密肋网壳是通过在球面上切割平面后再网格化而成,结构由密肋平板在脊线处交汇而成,是一种新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可由脊线坐标确定空间位置,并使用密肋平板的施工技术,避免一般曲面网壳模板与支架的复杂工艺,极大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同时,混凝土空间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降低结构的维修成本,是一种有着良好工程应用前景的新型壳体结构形式。对大跨度混凝土壳体结构而言,结构稳定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内容,因为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浇筑缺陷、混凝土开裂以及构件搭接偏差等都会引起结构整体刚度的变化。为此,本文采用有限元有软件对混凝土折板式拟球面网壳的稳定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讨论了在主脊线、副脊线、密肋梁、支座环梁的抗弯刚度以及矢跨比、屋面板厚度等因素下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对结构弹性稳定性分析表明:结构在低阶失稳模态中均表现出整体变形,关于主脊线对称,且靠近支座环梁的板壳最先发生失稳;矢跨比对结构临界荷载的影响较大,综合稳定性和经济性考虑,建议该网壳矢跨比不低于1/8;支座环梁抗弯刚度对临界荷载的影响有限,建议环梁的截面高度按屋盖跨度的1/45~1/50确定;密肋梁抗弯刚度对结构临界荷载的影响较大,提高其截面高度有利于增强结构抗失稳的能力;主脊线是结构低阶失稳模态的节线,其抗弯刚度对结构临界荷载影响较小;临界荷载随副脊线的刚度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增加屋面板厚度不能有效提高临界荷载;为保证结构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和材料利用率,建议密肋板网格边长的划分控制在1.5m左右。对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可知:结构矢跨比是影响极限荷载的主要因素,两者呈抛物线增长关系;不同支座环梁刚度下的荷载—位移曲线重合度较高,即支座环梁抗弯刚度对极限荷载的影响不大;随着肋梁刚度的增加,极限荷载显著增大,但肋梁截面高度不宜高于其它梁构件截面高度;屋面板厚度不能较好提高结构极限荷载,过厚的屋面板会加重结构重量,建议屋面板在满足承载力下取较小厚度;几何初始缺陷降低结构极限荷载,最大缺陷值为跨度的1/800;在参数化分析结果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通过对结构局部构件失效分析:肋梁失效后极限荷载有所降低;板壳失效会引起结构整体倒塌;主脊线梁失效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极限荷载影响不大;副脊线失效对极限荷载的影响显著;当支座环梁失效,极限荷载急剧降低,变形朝失效处集中,引起局部塌陷。本文最后总结了当前的研究工作,并指出下一步工作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