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数量以及出版数目也在不断地增长。可是仍然有一部分教材实用性差,脱离实际,如何编写出实用的优质教材,成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各学者对于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一直抱有不同的观点,但实用性原则已经达成大家的共识。但是,目前我们对实用性这一公认的教材编写原则还缺乏研究,专门针对某本汉语教材的实用性进行详尽分析的则少之又少。笔者对与教材实用性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以实用性的具体表现作为分析的依据。结合本人的实习经历,从结构编排、语言材料选取、语言要素筛选这三个方面,对实习所用教材《新的中国》的实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结构编排部分,从教材整体的构架和练习的构件两个层面分析了该教材的结构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在语言材料分析部分,通过对话题项目选择及其分布的考察,分析了该教材话题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其交际需要;然后结合实例从真实合理、交际需要、文化内涵这三个层面来考察该教材课文内容是否实用合理。在语言要素分析部分,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入手。在词汇编排方面,统计了该教材的词汇重复率和词汇难度,并加以分析:在语法安排方面,从语法呈现的四个主要方式(英文直译、相近语法点对比、利用语境、总结分类)以及语法的难度分析出发,对其是否实用易学进行了分析。此外,笔者通过对该教材实用性的分析,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对该教材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汉语教材的编写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的研究必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可以在未来的学习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