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竹林结构特征及竹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unchao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箬竹属(Indocalamus)植物已知有34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此属竹种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箬竹属植物资源,本文以粽粑竹(Ⅰ. herklotsii)和美丽箬竹(Ⅰ. decorus)为研究材料,通过对立竹度和笋数的控制,初步研究了箬竹属叶用林生长发育规律及结构与生物量的关系,并对粽粑竹、美丽箬竹和阔叶箬竹(Ⅰ. latifolius)3个竹种叶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粽粑竹人工林中,2龄级立竹数量最多,其次是当年生立竹,4龄级立竹最少。笋期始于2月上旬,止于5月下旬。出笋数量动态呈现慢-快-慢的规律。出笋末期退笋率最高,退笋的高度随出土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竹笋-幼株高生长用Logistic曲线拟合效果好,其完成高生长所需的时间随出土时间的推迟而缩短。当竹秆高生长停止后,其枝叶才开始抽展。新竹当年只抽发一级枝条。箬竹的地上部分可划分为3个构件,即秆、枝和叶鞘、叶片。粽粑竹、美丽箬竹各构件的含水率大小顺序为:枝和叶鞘>秆>叶。各构件的含水率随竹龄的增大而下降,枝和叶鞘的下降幅度最大。单株地上生物量的大小及各构件所占的比重与竹种、竹龄有关。粽粑竹单株生物量大于美丽箬竹,其秆的生物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叶片最小。3龄级粽粑竹地上生物量最大。美丽箬竹地上生物量中叶所占的比重最多,其Ⅱ龄级立竹的生物量大于Ⅰ龄级。粽粑竹各构件生物量与植株高度的相关性较高。美丽箬竹各构件生物量与叶片数关系的拟合效果最好。竹林结构经调整后,粽粑竹、美丽箬竹新竹的生长情况、单位面积生物量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美丽箬竹各构件生物量及其占地上生物量的比重在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当留竹数大于120,笋数大于60时,地上生物量和叶生物量最大。水浴法提取长节箬竹(Indocalamus longiauritus)叶中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20(g:mL),提取水浴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50 min。在上述的最佳条件下,长节箬竹叶总黄酮含量为2.23%。长节箬竹叶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最佳条件:提取温度70℃,微波功率200W,乙醇浓度70%,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时间20min。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长节箬竹叶茶多酚含量为6.24%。3种箬竹叶片总黄酮的变化范围为1.70%-2.69%,茶多酚为5.52%~7.55%,可溶性糖1.02%~8.50%。这三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在季节和竹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阔叶箬竹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各活性成分含量在展叶后的3个月内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12月-翌年3月为箬竹叶的最佳采叶时期,阔叶箬竹是利用活性成分潜力较大的竹种。
其他文献
针对密集杂波下现有的多机动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衰减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标签多伯努利目标跟踪与分类算法。首先,引入类别信息对目标状态进行扩维;然后利用类别属性对目标机
期刊
目的:分析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原因,总结护理干预经验。方法:选择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34例,采用补钾、手术、放射等方法治疗,同时给予围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舒适组和普通组,分别采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统计护理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率和满意
黄牛二层绒面革要求绒毛细致均匀,革身丰满,色泽一致及手感舒适。本文探索了以喷染代替转鼓染色的生产工艺,从生产源头上控制染色污水的产生。
加强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中医临证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握疾病规律;有利于学生准确的施方用药;有利于学生在临证时实施“治未病”.因此,在本科临床实习中,可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落叶松(Larixspp.)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速生造林用材树种,具有非常诱人的育种前景和经济效益。落叶松干细胞繁育体系的建立为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是研究植物胚
丁香酚(Eugenol)别名丁香子酚,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及多种精油中,其中以月桂属叶、丁香属植物以及丁香油、月桂叶油、丁香罗勒油中含量最多。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具有抑菌、抗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