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功能区治理模式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149099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全面启动生态功能区治理工作,标志着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由单要素保护向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变革的新的历史阶段。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发挥不充分,社会公众参与严重不足。生态功能区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治理实践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政府主导治理模式的缺陷与不足。伴随“利维坦”主导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相继失灵,环境公共治理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学界探索实现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第三条道路。公共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应用范式,限于中国政府主导治理传统的根深蒂固、市场机制不健全、公民社会不成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还面临实施困境。本文写作的目的就在于结合中国生态功能区治理实际,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模式,在促进生态功能区良善治理的同时,实现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发展。
其他文献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课。教学目标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会写"珍珠"等词;了解"仰"、"距离"等新词的意思,正确、流利地读好难读或重点语句。
<正>中考现代文阅读为三篇三大体裁的文章,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一篇,都是课外阅读。考生在答题时常常感到十分困难,把握不大。其实,考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农村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广大农村学校必须更积极、更深入地挖掘课程资
<正>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应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从我们的家常课来看,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内容
<正>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而观察和实验又是学生学习、认识物理现象,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初中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搭建了国家基础课程、实践体验课程、拓展延伸课程的"3+X"个性课程体系,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强了学校
<正>新课程改革结合新时期学生的条件和学习规范,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教学目标。新课改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世界关注。以服务业尤其是信息产业为先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中国的工业化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能否跨越工业
<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魅力,不仅在教育学科中渐渐赢得了相应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