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震中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dfhkot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非常规油气开采的进行,微地震监测技术已成为判断压裂裂缝形成、发展趋势的可靠依据,其监测结果为提高页岩气开采水平和非常规油气采收率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对矿山、工程结构及其地质体结构稳定性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振动传感器作为该项技术中关键器件,其性能优劣至关重要。相比于电类传感器,光纤振动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带宽大、抗电磁干扰、易于大规模组网等优点。为此,本文主要开展了微地震监测技术中光纤振动传感器的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分析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FBG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光纤振动传感器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研究了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应变和温度传感模型及FBG耦合模理论。完善并提高了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其响应特性函数。2、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顺变柱体结构的FBG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包括该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封装制作方法及其动态特征。实验研究表明,该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是400Hz,频率范围是30~300Hz,灵敏度为42.7pm/G。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基于推挽式结构的FBGs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其固有频率是610Hz,频率范围为40~480Hz,灵敏度为50pm/G。3、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铰链结构的FBGs二维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建立了该传感器的应力和应变理论模型,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模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X/Y方向的共振频率分别为1050Hz和1060Hz,频率范围为50~900Hz,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别为13.1pm/G和12.0pm/G,理论分析该传感器灵敏度可达到20pm/G。4、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ZI)结构光纤振动传感器,用于井中微地震检测。对传感器进行了应变特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0~1920μ?范围内,应变灵敏度为2.6pm/μ?和0.0027dB/μ?,线性度是0.9971。
其他文献
煤炭、粮食、矿石等散粒货物的运量约占我国铁路货运总量的近80%,且大部分散粒货物均通过漏斗车辆进行运输。散粒货物的性质与固态连续介质和液态流体的性质均不同,为了确保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使技术一步步向更高层次发展,视频监控给人们带来了安全保障和便利。高性能,多功能的视频监控设备层出不穷,而电子设备数字化应用的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实行统一的票价体系,对票额以计划的形式层层分配给各个车站,使得旅客列车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虚糜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铁路客运经济收益的提高。2
二维材料因为其优良的电学、光学、热学等特性,激发了无数学者的研究热情,受到材料学领域的广泛关注。而二维材料的性质与层数、缺陷等因素密切相关,二维材料的制备是研究其
车站工作组织的好坏,不仅对加快货车周转,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而且对协调区间通过能力、提高整个路网的运输效率都有重要意义。而车站调度工作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