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苏州生态建筑生产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he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的更新换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的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当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建筑行业作为能耗最高的产业,其发展模式也必须从传统的高消耗型转变为生态的高效型发展模式。因此,生态建筑逐渐成为了建筑领域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方向。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全面推广迫在眉睫。但是,中国的生态建筑研究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对生态建筑的理解不够全面。目前,我国的生态建筑大都以示范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等特殊建筑为主,缺乏大范围实践和推广的条件。并且这些生态建筑大都依赖高科技,而忽视了对传统建筑技术与文化的融入和继承。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研究苏州生态建筑现状,明晰生态建筑真正内涵,探寻生态建筑本土化道路;研究苏州生态建筑发展,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苏州生态建筑理念,把握绿色转型动向。  本文对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的生态建筑的生产建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众多生态建筑实例,选取苏州工业园区的中新生态科技城和高新区的一科(ECO)大厦,按照规划特征,设计特征和建造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得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生态建筑的当代特征。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建筑的当代特征可以归纳为:空间协调,优化发展;绿色布局,生态友好;四能节约,低碳环保。高新区生态建筑的当代特征可以归纳为:科技创生,健康生活;自然优雅,诗意栖居;天然能源,高效回收。接着,进一步挖掘出苏州的建筑观念的演变及其存在的问题。苏州建筑观念的演变经历了人与建筑割裂开来的建筑客体论、建筑与自然割裂开来的建筑主体论到建筑、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生态中心论的发展历程,由于生态建筑理念还不够完善,生态建筑在当代生产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生态建筑西方化导致了生态建筑的脱离本土,其次是生态建筑与自然之间无法和谐共生,最后还有生态建筑的不能持续发展问题。结合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主具体解决方案,使苏州建筑在生态转型过程中可以做到生态建筑的本土化,生态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生态建筑能够可持续发展。通过苏州建筑的生态转型推进苏州市的生态文明转型。对于苏州生态建筑未来发展的愿景。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并对该研究未来的发展寄予希望。
其他文献
为了开发稀土冶炼及沉淀废水处理方法的清洁生产工艺,本文针对稀土元素分离过程中,以氨皂化工艺为前提,萃取分离混合或单一稀土元素时所产生的REx(CO3)y沉淀废水进行研究,将R
张载的思想起于“太虚即气”的本体论思想,海德格尔的思想起于对存在与存在者差异的追问,但二者思想的核心部分还是人学思想,二者都希望通过“天人合一”的人学思想解决各自时代
制备复合贮氢材料是改善贮氢合金性能,克服单一合金缺点的一条有效途径.基于AB5贮氢合金的特点,对利用AB5合金制备复合贮氢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AB5贮氢合金一般具有C
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一大批不同于传统研发组织的新型研发机构。它们突破了传统科研机构的地域、组织与技术的限制,在投资建设主体、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灵活性与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