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连市儿童医院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营养状况,探讨宫外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所有符合条件的VLBWI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纳入标准:(1)出生体重<1500g;(2)出生后3d内入院;(3)住院时间>14d;(4)无严重消化道畸形及先天性发育畸形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宫内发育迟缓(IUGR)及宫外发育迟缓(EUGR)诊断标准: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十百分位以下。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VLBWI128例,68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27例,女41例;出生胎龄26.1周~35.7周,平均(31.3±2.0)周;出生体重915g~1498g,平均(1289.4±129.5)g;68例患儿中,出院胎龄(37.4±1.9)周;出院体重1970(1880,2080)g;出生时IUGR36例(52.9%);出院时发生EUGR61例(89.7%)。2.营养状况:所有患儿入院当日全部应用部分或全胃肠外营养,开始添加氨基酸的天数为1(1,1)d,氨基酸最大量平均为(3.0±0.7)g/kg·d;57例患儿胃肠外营养中给予脂肪乳,占83.9%,开始添加脂肪乳的时间为3~34d,中位数为6(4,10)d,脂肪乳最大量平均为(2.0±0.6)g/kg·d,脂肪乳使用累计天数10(5.5,17.5)d;胃肠外营养天数10~78d,中位数27.5(21.3,36)d;患儿开奶时间3~336h,中位数41(22,120)h;7例患儿出院前未达到全肠内营养,61例达到全肠内营养;达全肠道喂养日龄(29.3±10.7)d;达全肠道喂养前日摄入总热卡(95.7±13.2)kal/kg,达全肠道喂养当日摄入总热卡(93.9±11.8)kal/kg;12例(17.6%)转为全肠内营养后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无一例患儿纯母乳喂养。3.体重情况:入院除3例无体重下降外,余65例均有体重下降,下降最大幅度(6.9±3.1)%,最低体重日龄为(4.0±1.7)d,恢复出生体重住院龄4~16d,平均(9.5±3.1)d。4.EUGR危险因素分析:将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体重下降幅度、IUGR、疾病因素等作为变量,假设这些变量是导致EUGR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胎龄、IUGR是导致EUGR的危险因素。结论:1、VLBWI住院期间EUGR的发病率为89.7%,普遍存在生长迟缓。2、胎龄、IUGR是导致EUGR的危险因素。3、静脉营养支持还需加强,氨基酸及脂肪乳添加还需积极,全肠道喂养过渡应在经口热卡达到100kal/kg·d时转换,早期母乳喂养率较低,值得关注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