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中低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普遍为小电流接地方式,该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小,不会立即引起开关跳闸,可以继续为负荷供电1~2h,供电可靠性高。但随着故障时间的增加,非故障相电压升高,绝缘可能受到破坏,导致故障进一步扩大,因此,需要快速选出和切除故障线路。研究并设计一种可靠的故障选线方法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关键作用。首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谐振接地系统这两类最常用的小电流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展开研究,详细描述了故障情况下零序电流的基波稳态特征、暂态特征和谐波特征。其次,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知识,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特征,建立了一个3-8-3-1型结构的故障选线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详细分析3种故障特征的定义和提取方法,结合已提出的网络模型设计了BP神经网络选线方法的具体流程。分析该方法的缺陷,并提出解决方案。再次,在分析遗传算法的基础之上,讨论对遗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交叉率、变异率等要素进行改进,得到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并将其与BP算法相结合对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权值及阈值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学习陷入局部最小的目的,使选线模型具备优良的收敛性能和广泛的适应性能。最后,采用EMTP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仿真,通过MATLAB提取故障特征分量,整理得到训练样本。利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得到故障选线模型。同时,将仿真得到的测试样本对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把测试结果与随机权值和阈值的BP神经网络选线模型、简单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得到的选线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选线结果更为理想。
其他文献
CRT(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是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补偿装置,对于维持系统电压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CRT的两
电力负荷模型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和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电力负荷本身具有随机性、时变性、非线性等复杂特性,使得负荷建模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负荷模型的不准确已成为制约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由此而得出的过于乐观或悲观的系统分析结果,可能给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立切合实际的负荷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负荷建模的意义,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技术在变电站中二次智能装置应用力度越来越大。“十三五”期间正值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全
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物流快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结合现有的全球定位系统和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等技术的发展,物流快递企业能够实时获取顾客
随着化石能源短缺对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安全、经济、环保和绿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