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是能源节约的重要领域,城市住宅建筑能耗是建筑总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带来了巨大的能源负荷。在65%节能体系下,相对于建筑其他部位,外窗是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而遮阳作为该部位一项有力的节能措施,对长江流域地区城市住宅建筑节能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关于住宅建筑遮阳设计的研究已成为建筑师的当务之急。论文立足于比较熟悉的长江流域,旨在更准确、更直观地为建筑师设计遮阳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试图总结出长江流域住宅建筑遮阳设计的改善策略以及建筑师可以直接选用的遮阳形式,希望能对遮阳节能的推广有所促进。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建筑遮阳的相关文献,在了解遮阳理论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以调查、模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作为主要手段,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在了解国内外遮阳研究以及长江流域住宅遮阳概况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长江流域住宅建筑遮阳措施运用不理想,与节能发展不相适应,需要详细调研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原因。紧接着通过对长江流域气候及日照特点、住宅遮阳调研要素以及长江流域各朝向的措施选择进行的详细分析,为现状调研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大大提高了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阻碍遮阳推广的各种因素,对长江流域四个典型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采取实地拍照、居民访问、设计院访问、政府机构访问等方式进行调研,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调研数据,并根据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了遮阳在长江流域住宅建筑中难以推广的原因,即举措不足以支撑、形式不满足需求。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建筑遮阳的经验,提出了政策完善化、设计系统化、材料丰富化、路线多元化、构造创新化这五项改进策略,并在归纳出的适应原则即适应气候——既“遮”又“透”、适应审美——注重造型、适应差异——满足安全性及经济性要求、适应功能——兼顾采光、通风、视线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提出的改善策略总结了板式遮阳、金属格栅遮阳、绿化遮阳、帘布遮阳、卷帘遮阳、百叶遮阳等具体形式在长江流域住宅建筑中的运用方式,为建筑师选用遮阳提供了支持。最后运用研究提出的理论对住宅建筑实例进行了解析,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加详细具体的参考的同时为论文的观点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