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出口贸易量实现了爆炸式疯狂增长。但是,我国制造业出口长期以来单纯注重量的增长,而忽视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使得出口企业频频遭到发达国家反倾销制裁。与此同时,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丰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的逐步消失,迫使我国亟需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培育新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以往学者对产品质量问题的研究,大都聚焦于产品质量的测度和决定性因素方面。本文则基于中间产品的技术溢出效应,多层面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中间产品进口的扩展边际对制造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的促进提升作用。首先,本文通过梳理涉及到相关产品质量差异和中间产品技术溢出模型,发掘出中间产品进口与企业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逐步推导出中间产品进口二元边际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然后,本文采用经济大类分类标准即BEC分类方法,基于CEPⅡ—BACI数据库描述了我国中间产品进口的现状及二元边际特征,并采用相对质量测度方法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进行测度和国际比较。最后,基于Demir(2013)的理论模型推导总结出了中间产品进口二元边际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的作用机理,我们从跨国面板和中国证据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丰富稳健的实证结论。本文共分为八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论文的全文结构,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梳理回顾研究中间产品贸易和国际贸易中产品质量问题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成果。对于研究中间产品贸易的文献,主要总结了中间产品贸易的统计衡量方法和中间产品贸易与技术溢出效应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问题的文献,我们遵循从理论研究到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发展轨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概括了产品质量垂直差异的理论模型发展动态,以及实证研究的演进。最后,对文献进行简要评述,找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中间产品进口二元边际与出口质量:理论基础。主要分析相关的贸易理论模型,然后基于Demir(2013)理论模型,发掘出中间产品进口与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逐步推导出中间产品进口二元边际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第四章中国中间产品进口的现状及其二元边际特征。本章基于BEC分类方法,利用CEPII—BACI数据库,从进口规模、进口结构以及进口来源地等方面描述了我国中间产品进口的现实特征和时序变化,并采用进口二元边际剖析我国中间产品进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变动趋势。我们发现,中间产品进口是我国进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初级中间产品所占份额呈逐年上涨;日本、欧盟、美国等是我国中间产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地;中间产品进口的二元边际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第五章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测度以及国际比较。本章基于产品的国际市场均价,构建产品相对出口质量指数以测度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全面剖析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状况并进行国际比较。我们发现,低质量产品在中国制造业出口总贸易额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与四类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产品质量相比较,我国制造业出口质量一直处于低端。因此,在新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发展趋势中,提升出口产品质量非常契合国家出口贸易新战略。第六章中间产品进口的二元边际与制造业出口质量:跨国检验。本章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间产品进口的二元边际与制造业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中间产品进口的扩展边际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质量的提升,验证了理论基础部分提出的微观机理,同时人均收入、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出口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第七章中间产品进口的二元边际与制造业出口质量:中国证据。本章基于中国贸易数据,分别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实证分析中间产品进口的二元边际与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验证了进口中间产品的扩展边际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提升,并同时考察了研发投入、资本密集度、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第八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本部分总结本文前面章节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基于统计描述结果和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