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进步,由此导致的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中病原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虽然目前常规的化学消毒剂可以有效的杀死各种细菌,但是会产生一些毒性更强的消毒副产物和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抗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合成方法入手,利用尿素在水热条件下逐渐水解释放的碳酸根离子与乙酸镁反应,生成多孔的高纯度MgCO3纳米带,最后经高温煅烧使其分解,获得具有均匀介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的高纯度介孔MgO NPs。通过抗菌性能研究(MIC测试、抑菌圈实验和摇瓶灭活试验),该材料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500 mg/L的MgO NPs就可以在24h内杀死99%的受试菌。然后,通过微乳液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ZnS量子点,通过光照摇瓶灭活试验探讨不同金属离子和不同比例掺杂ZnS量子点的抗菌性能,确定了Cu的掺杂对ZnS量子点抗菌性能的提升最大,且当Cu掺杂的比例为Zn的3%时,抗菌的效果最好,在光照下,62.5 mg/L的Cu掺杂ZnS量子点可以在2h内杀灭99%的大肠杆菌。最后,以酵母细胞为模板,CTAB为致孔剂,利用TEOS溶胶凝胶反应在酵母细胞的外包裹介孔Si O2,高温煅烧除去酵母细胞和致孔剂之后,利用二茂铁的水热氧化分解反应在介孔硅胶空心微球外包裹Fe3O4@C双层壳结构,然后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通过银离子还原反应将纳米银负载到磁性空心微球的内外表面,最终获得Ag-Si O2/Fe3O4@C-Ag磁性纳米银空心微球。该抗菌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内外表面负载有大量的纳米银颗粒,因此抗菌活性明显增强,200 mg/L的抗菌剂就可以在4h内杀死99%的受试菌,此外,该抗菌剂还具有磁分离特性,方便了回收处理。图25幅;表7个;参9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