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宿主与细菌相互作用的机制对生态系统、农业和人类健康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其中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常常被用于研究宿主与细菌相互作用机制。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相似,秀丽隐杆线虫没有适应性免疫系统,也没有特异性免疫细胞,但能通过天然免疫机制来抵抗病原菌的侵染。受其环境和饮食特点的影响,秀丽隐杆线虫极易受微生物的攻击,尤其是寄生在其表皮和肠道内的微生物。本论文旨在研究胞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胞外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侵染秀丽隐杆线虫时,sgk-1(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cyp-23A1(编码细胞色素P450与人类基因cyp7B1同源)在线虫的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铜绿假单胞菌侵染时,sgk-1突变线虫与野生型线虫相比生存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而在鼠伤寒沙门氏菌侵染时,sgk-1突变线虫与野生型线虫相比生存率增加。有文献报道,在秀丽隐杆线虫中cyp-23A1可以抑制sgk-1。但是,我们发现,在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铜绿假单胞菌侵染时,cyp-23A1突变线虫与野生型线虫相比生存率都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我们猜测,鼠伤寒沙门氏菌侵染sgk-1突变线虫引起的生存率增加可能是通过其他信号通路实现的。有文献报道,在小鼠中,SGK1负调控TAK1(一个MAPKK激酶家族的成员)的磷酸化,而TAK1的磷酸化可以激活下游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在秀丽隐杆线虫中与TAK1同源的是mom-4基因。我们的研究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侵染秀丽隐杆线虫时,mom-4RNAi线虫的生存率显著降低。而同样鼠伤寒沙门侵染时,在sgk-1突变线虫中干扰mom-4后,线虫生存率又恢复到野生型线虫水平。在鼠伤寒沙门侵染时,sgk-1突变导致mom-4表达升高。以上结果说明在鼠伤寒沙门侵染时,sgk-1通过抑制mom-4从而负调控线虫的天然免疫反应。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在铜绿假单胞菌侵染时,sgk-1不参与秀丽隐杆线虫的免疫,但在鼠伤寒沙门侵染时,sgk-1通过抑制mom-4进而负调控秀丽隐杆线虫的天然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