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现代性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作品中诸多的空间意象中,城市作为一个大类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郁达夫的小说作品中,有关城市的内容非常丰富,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并且其中蕴含着他独特的城市生活体验。综观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他更注重对小说中空间的营造,并不致力于对主人公的生活作全面的描述,也不企图反映复杂的现实,而是通过人物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来书写现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体验。这种体验与郁达夫大量的城市书写有密切关系。本文立足于其大量与城市相关的小说文本,通过古今纵向、五四时期横向两相对照,探讨郁达夫城市体验的独特性。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郁达夫小说展示的城市空间进行概述,并深入分析其城市书写特色的成因。首先,郁达夫所处时代的社会空间处于巨大的转型期,在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郁达夫小说中主要涉及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显示出现代化的特征,其偏向描写的具体城市空间也多与现代城市生活有关。其次,对影响郁达夫城市空间书写的因素进行探析。一是在五四历史文化语境下,郁达夫身上新文人的旧习气的形成因素有二,其一为五四启蒙话语和当时的社会思潮熏陶,其二是西方文化影响与传统文化中文人习气的继承与转化。二是从郁达夫自身出发,分析城市生活对其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双重的影响,即城市漂泊者在生活与精神上的双重无根状态,是由于五四时期新旧文化冲突下产生的精神矛盾,以及城市的现代转型期的畸形发展带来的生存矛盾,共同造就了郁达夫这一批新的都市浪子。第二章对郁达夫小说城市空间人与城市的距离感做分析。首先以城市漫游者为视角切入小说文本,从城市地标建筑、城市的大街小巷为着眼点,分析小说中表现出的主人公在主观情绪影响下与城市的隔阂。其次以古代小说中的城市描写进行比照,发现新文人从“政治”到“个人”、从“公共”到“私人”的逐渐脱离传统的城市体验。第三章分析郁达夫小说城市空间中人的沉沦。郁达夫小说中涉及的具体城市空间,大多离不开酒、戏与妓,以及与前者相对的自然空间。在城市书写中,自然空间主要由城市内外的公园进行一种替代。风月场与自然空间都无法消解主人公的生存困境,风月场带来的是更深重的身体苦闷,而公园难以消解精神之苦。与之对照,这样的城市空间关照体现了郁达夫对传统文人习气的继承,以及向现代性的转变。第四章以五四小说中的城市空间体验书写作为参照,探讨同时期郁达夫小说城市空间书写的独特性。五四时期总体压抑的城市空间体验形态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鲁迅和乡土作家们徘徊于城乡之间选择怪圈,二是乡土抒情作家向古朴山水的回避,三是女性作家限于城市局部的迷茫,整体上对五四时期作家笔下混乱的城市空间体验进行归纳,突显出郁达夫城市空间体验独特性,即清醒的真实,苦闷之下的挑战。
其他文献
<正>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夜》,选入高中语文第五册。这篇小说写于1927年11月,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4.12”政变后的几个月,当时的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经抗VEGF治疗水肿消退后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以及与视力(VA)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例DME经抗VEGF治疗后水肿消退组(DME组),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无DME(no-DME组),使用高分辨率相干光学断层扫描(Cirrus-HD OCT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是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强调,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
讨论了一种用神经网络算法处理数控系统(包括驱动和电机)空圆精度的方法,并利用它对MTC-2M(使用AC200驱动)数控系统的数控圆进行精度分析,取得了满意结果。
介绍了在多自由度振动系统中几何干扰的形成,并定量分析了干扰的大小及干扰的补偿方法。
介绍了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功能汽车导航系统,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及特点,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按照实际需要,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克服教育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
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卫星通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人们通过卫星通信可做到对地球的无缝覆盖,卫星通信已
智能转矩转速传感器是在传统的用相位差测量原理组成的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基础上,运用LonWorks的底层技术研制而成的。与原传感上比具有测量精度更高、安装简便、智能工更省钱等优点。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SDR)的产生背景、特点,易通话(Speak Easy)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基于高速(中频或射频)采样的数字化接收机的拓扑结构,软件无线电的典型实现方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