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源调配的中介,不断促进实物资本的形成。资本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催化新兴产业的成长,另一方面使夕阳产业走向衰退。商业银行在催化产业方面的作用既取决于商业银行业本身的市场结构,也与商业银行业的管制有关。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商业银行催化产业的内在机理,并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数据和各个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商业银行业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下,商业银行对产业中公司发放的信贷额度更高,而商业银行业提供的这种高信贷量对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在高集中度的商业银行业市场上,商业银行将大量的信贷提供给少量的公司,导致产业中的竞争不能充分进行,并伴随着产业高的投资收益率;但随着商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商业银行对所有产业提供的信贷量仍然上升,但相对于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在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业结构下,商业银行信贷被广泛提供给产业内更多的公司,公司的融资问题得到更高的满足并导致产业中的竞争加剧,投资收益率下降,但在整体上对于所有产业而言其增长率更高。另外在中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下,产业的外部融资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这使得那些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但随着商业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对外部融资依赖更高的产业仍然表现出更高的增长率,但这一结果在统计上不是很显著。通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的研究,本文提出要构建相对完善的商业银行体系,放松对商业银行业的多重过度管制,发挥其催化产业的功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区域布局与业务布局进行调整,以适应大企业需要。其次是要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以适应小企业需要,最后是要重新设定管制的手段与方法,放松对其的多重过度管制,发挥其催化产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