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视频监控的行人再识别算法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人再识别是指给定一张行人图片,检索跨监控设备下包含该行人的其他图片,可应用在火车站、医院、银行等人流量较大地点或者重点安防场所,用来识别逃犯、寻找被拐卖儿童等。这是继人脸识别与车牌识别后,又一项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研究,对打造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行人再识别中,如何提取到时间与空间上的尺度不变特征变得极为重要。与普通的目标识别相比,以下三点因素增加了提取行人有效特征的难度:由于拍摄方位与拍摄时间不同,导致行人姿态发生变化;由于不同时间光照强度的变化,行人衣物颜色还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由于安防相机的种类或规格可能有所不同,所拍摄的行人图片会出现分辨率不一致的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行人再识别准确率的降低,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两个方面:针对行人姿态变化与外观颜色变化,提出行人属性与身份学习相结合的策略。首先将四元组图像对输入预训练模型Res Net50中提取行人属性与身份特征信息,然后将其特征信息通过最小化身份分类(Softmax)损失与属性四元组(Quadruplet)损失调整网络模型参数,共同完成行人身份和属性网络的训练,最后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行人再识别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的提升了行人再识别准确率。考虑了采集的行人图像可能出现分辨率不一致的情况,即一个视角采集的行人图像为低分辨率,另一视角采集的行人图像为高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与行人再识别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构建行人图像超分辨率网络,网络各层均采用卷积层,并联合像素均方差损失、感知损失以及纹理匹配损失共同训练图像超分辨率网络,再用训练好的模型将一个视角下的低分辨率行人图像上采样为高分辨率行人图像;之后,将上采样后的高分辨率图像与另一视角下的高分辨率图像输入行人再识别主体网络Res Net50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分别采用了分类(Softmax)损失与三元组(Triplet)损失监督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的高分辨率行人图像在客观的图像质量评价准则与主观视觉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对于现有的针对分辨率变化的先进行人再识别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且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其他文献
目的:mi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有关miRNA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miRNA在AML中的作用仍有待挖掘。本文旨在利用GEO数据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社会福利一直由政府统揽包办。随着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正逐渐向“多元福利”模式转变,社会福利服务的供给也开始由政府包办服务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型,即原来
基于单轴循环拉伸加卸载试验,对室温下多晶铍的力学性能演化进行分析。具体为:弹性模量的演化研究;回复能、耗散能及其它部分能量演化研究;分别基于弹性模量理论、累积耗散能
依据国际轴承协会统计,由于轴承钢球的质量问题致使轴承失效的的概率高达59%。目前国内外轴承钢球生产厂家大多采用人工称重计数的方法进行成品钢球的计数。依靠人工称重的方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各类无线电设备不断涌现,如何科学高效地对无线电台站进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建设高水平的无线电监测网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完善的无线电监测网不
依法治国标志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规范公民的权利义务,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作为中国公民,有知法、守法、懂法的权利和义务。中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是国家组成的基
无论是海洋还是大气,经流速场的注入或水体机械性混合作用,都会出现跟随时空起伏的折射率场,我们称之为光学湍流。通常,它的存在使得邻近时间内或邻近空间内折射率不发生变化
蛇鮈属东亚地区特有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是嘉陵江流域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文以嘉陵江蛇鮈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t检验和segmented分析等方法,描述了蛇鮈
光学成像系统对雾、霾等恶劣天气较敏感。受大气中水分子等微小颗粒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影响,在这些条件下获取的图像对比度、颜色饱和度和可见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图像在计
本文采用国标法对雅安市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中的峨热竹被大熊猫采食后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探究大熊猫采食对峨热竹各构件器官的营养成分积累的影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