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h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同时出现的现象还有高失业。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似乎并没有达成如传统经济学理论中阐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相互促进的良性状态。就业增长的不同步,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也必然会反过来影响我国经济的良性运行,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本文通过学习和吸取各国学者对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从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供需失衡等实际问题出发,重点研究如何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并将灵活化视为恢复劳动力市场自身调节功能、消除市场刚性的手段或成果,通过相关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基本国情的相结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努力寻求我国就业弹性低、劳动力市场僵化的根本原因。本文提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起企业和劳动力对灵活化需求的下降、劳动力安全感降低等现象,是导致劳动力市场僵化的原因,而劳动力市场僵化则是我国经济增长不能有效带动就业的原因。由此,本文建议打破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以灵活就业的扩张为契机,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工资决定机制,并加大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在加强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使得市场能够向均衡的方向运转。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驾驭英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学运用课堂用语又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熟练地运用标准实用的课堂用语,而且还要利用课堂语言引领学生兴趣,触发他们的生活体会,提高其认知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学用语激发学生兴趣  笔者是一名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在长达十余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笔者
本文探讨了地方财政教育投入对资本产出率(Y/K)影响的省际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三步进行:首先通过第一个实证检验,发现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教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