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日语历时文献和日语语料库为调查资料,把调查资料里的上代和中古时期汉文文献中的“曾”的实例,以及从中古时期到现代的日语资料的“かつて”的实例尽可能地整理了出来。通过分析“曾”和“かつて”在不同时代的使用情况,可以分析出其语义句法的历时变化情况。1.“曾”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1)在上代文献中,“曾”作为副词使用时,其语义有两种:表示过去和表示完全否定。其用法有两种:用于肯定句中表示过去;用于否定句中,位于否定词之前,表示完全否定。(2)在中古文献中,“曾”作为副词使用时,其语义只有一种:表示完全否定。其用法有两种:用于否定句中,位于否定词之前,表示完全否定;用于否定句中,位于否定词之后,表示完全否定。2.在中世文献中“かつて”的语义有两种:表示过去和表示完全否定。但表示过去实例的出现频率较低。其用法有两种:用于肯定句中表示过去;用于否定句中,以“曾て+否定”的形式出现,表示过去或完全否定。3.在近世文献中“かつて”的语义有两种:表示过去和表示完全否定。表示过去实例的出现频率比中世时期高。其用法有两种:用于肯定句中表示过去;用于否定句中,以“曾て+否定”的形式出现,表示完全否定。4.“かつて”在近现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1)在近代文献中,其语义有两种:表示过去和表示完全否定。表示过去实例的出现频率比近世时期高。其用法有两种:用于肯定句中表示过去;用于否定句中,以“曾て+否定”的形式出现,表示完全否定或过去。(2)在现代文献中,其语义主要是表示过去。本文认为“曾”和“かつて”产生如上的语义历时变化,其原因是受到汉文训读的影响。因为受到古汉语“曾”字的影响,“曾”和“かつて”产生了日语中原本没有的语义,所以产生了语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