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关注,室内环境参数实时监测平台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尚未有关于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的规范或标准,监测点的布置方法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若监测点按照《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中提出的检测方法进行布置,需要在室内人员活动区布置多个传感器或进行人员实地采样等操作,会妨碍被测对象内人员的正常活动,无法满足实时连续监测的要求。鉴于此,在室内不影响人员活动的区域布置一个或少量监测点成了一种切合实际的做法。本文以某地板辐射供暖供冷办公室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室内温度实时监测问题,探讨温度监测点的优化布置问题,所选监测点测得的温度能够反映整个办公室内的人员活动区平均温度。本文首先以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楼的辐射供暖供冷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对实验房间进行了地板辐射供暖与供冷实验,分析了不同供水温度下室内人员活动区平均温度、竖直温度与水平温度分布及各围护结构内表面平均温度。然后以实验实测数据进行CFD模拟,验证CFD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通过CFD模拟,研究了近壁面处的温度分布,确定将温度监测点布置于近壁面处,并分析了地板温度、室外温度及向实验室加入办公人员与办公器具对室内人员活动区平均温度监测点布置范围的影响。最终得出了适用于该地板辐射供暖供冷办公室的室内人员活动区平均温度监测点布置方法。冬季地板辐射供暖时,监测点布置在侧墙时,监测点应布置在高度2.0m以上至顶棚0.1m以下,且距离外墙大于1.6m,距离内墙大于1.4m的范围内,监测点距离侧墙不小于0.1m,通过支架固定在侧墙;监测点布置在顶棚时,监测点应距离外墙大于1.6m,距离内墙1.4m,距离侧墙不小于0.1m,监测点距离顶棚0.1m,通过支架固定在顶棚。监测点距离顶棚0.1m,通过支架与顶棚相连。夏季地板辐射供冷时,监测点应布置在侧墙高度2.0m以上至顶棚0.1m以下,且距离外墙大于1.1m,距离内墙大于0.1m范围内。取冬季地板辐射供暖和夏季地板辐射供冷共同的监测点布置范围,最终得到该采用地板辐射供暖供冷办公室的温度监测点应布置在侧墙高2.0m以上至顶棚0.1m以下,且距离外墙大于1.6m,距离内墙大于1.4m的范围内。该温度监测点测得的温度与室内人员活动区平均温度误差小于0.5℃且不影响室内人员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