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细胞内自由基及生物活性分子研究的新型荧光探针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各种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HO·)、脂自由基(ROO·)、一氧化氮(NO·)、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是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自由基,它们与生物体的衰老及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有重要关系。生物体中适当水平的活性氧是机体维持良好免疫应答的基础,而活性氧自由基大量存在时则是有害的。从目前研究结果揭示的证据表明,氧自由基几乎和人类大部分常见的几种主要疾病如心脏病、癌症、恶性肿瘤等都有关系。目前已经建立的测定自由基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荧光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限低,用于自由基的测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对用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荧光探针的研究发展迅速。在生物体中,各种生物活性分子是细胞、组织和器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生命遗传、细胞新陈代谢等活动。因此,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对核酸、蛋白质、肽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对检测细胞中生物活性分子的研究越来越多,荧光法不仅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特点,更加吸引人的是探针分子可以在不破坏生物活性的情况下进入细胞,与活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等结合生成强荧光物质,并借助于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实现细胞内待测活性分子的“可视化”,从而对他们在生命体内进行“实时在线”的检测。近年来,生物成像在活细胞的生物分子检测上取得了巨大进展,而荧光探针由于具有高灵敏度,实时监测等优点而也成为生物成像最主要的工具。本论文基于荧光探针与活性氧自由基或其它生物活性分子特异性作用后荧光光谱性质的改变从而实现对特定物质的检测,并将所设计探针成功用于生物活体细胞的共聚焦显微成像。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研究工作:(一)基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类似物Ebselen具有类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将与其含巯基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硒氮键引入荧光染料,设计合成一种以罗丹明6G为母体含有硒氮键的新型荧光探针用于识别巯基化合物。基于巯基的亲核作用机理将硒氮键打断,从而恢复罗丹明6G的强荧光。实现了模拟生物体系中探针光谱性质的检测,通过测定探针荧光强度变化实现了其对含巯基类物质的识别。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0×10-9-1.2×10-7M,检测限为1.4nM。HL-7702人正常肝细胞及HepG2人肝癌细胞内巯基类物质的荧光共聚焦成像实验表明:探针具有膜穿透性,对两种细胞内巯基类物质的含量差异产生响应,表现了良好的生物适用性。(二)设计合成了检测脂质自由基的新型荧光探针荧光素荧光素间三氟甲基苯亚硒酸酯,用两种合成方法完成。产物用核磁氢谱、碳谱、硒谱,红外,质谱等进行表征。研究了探针与脂质自由基的反应机理,探针自身荧光相对较弱,在有机溶剂体系中脂质自由基与探针中的硒氧键发生特异性反应并使探针恢复荧光素的强荧光。研究了探针的性质,其激发和发射分别位于515/535nm,光稳定性较好。动力学实验显示探针的光稳定性较好,探针与枯烯氢过氧化物反应可在20 min之内完成,且反应完成后荧光强度基本保持稳定。探针与多种活性氧反应结果显示探针对枯烯氢过氧化物的选择性较好。最后将探针用于检测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胸腔灌洗液实际样品中的脂质自由基,结果显示不同大鼠胸腔灌洗液的荧光强度变化显示了大鼠在正常、肺纤维化、用中药和西药治疗后体内活性氧含量的变化。以上实验结果证明了探针检测脂质氢过氧化物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我院2019年1月~9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综合护理,就血
目的 阐述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综合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抽选我院收治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病患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予以
乏核燃料后处理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有效地从高放废液中分离镧锕系元素是乏燃料后处理流程的重要科学问题。由于镧锕系元素一般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和化学毒性,直接开展实验研究往往成本很高,因此理论计算现已成为研究锕系镧系元素萃取行为和分离配体设计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运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CASTEP和DMol3软件包并结合实验研究,研究了锕系和镧系元素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稳定性。并进一步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在糖尿病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50名糖尿病患儿选为治疗组,另50名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糖尿病常规救治,治疗组患儿在上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运用协同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 97.50%,对照组 90.00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围手术期常规护理
近二十年来,由于功能配位聚合物(CPS)在催化、药物释放、荧光、磁性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理想性能的配位聚合物仍是当前
目的:探究在开展普外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时,选择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控制以及疾病认知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设置为2016年8月至2019年3月,将此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2例纳入本文实验,将16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分析血清学检测肾功能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并抽调同期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相关指标.结果:实验B组血清检验中的S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