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在所有的骨折病人中,约有17%为桡骨远端骨折。在桡骨远端骨折的各种类型中,不稳定性骨折对腕关节远期愈合影响较大,目前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研究以及测量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X片的各项数据和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普通小夹板与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医治提供参考。方法:本论文已经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作了中医以及现代医学的收集桡骨远端充分认识。收集桡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30例,均来自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在2013年04月~2014年2月。将病例划分普通小夹板(15例)和智能气囊小夹板(15例)两组,分别测量入组时、治疗后24小时、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的患者X片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情况。去小夹板后第1月、第2月、第3月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并使用SPSS16.0软件对临床所获得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分析表明,在掌倾角方面,P<0.05,说明智能气囊小夹板在维持掌倾角的稳定性方面优于普通小夹板。而在尺偏角方面,第3周及第4周,P值<0.05,说明相对于普通小夹板来说,智能气囊小夹板能给予尺偏角更稳定地支持。在桡骨长度的维持方面,前期无明显差异,后期智能气囊小夹板稍优于普通小夹板。从解剖评分出发,P<0.05,说明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固定效果方面,智能气囊小夹板优于普通小夹板。通过去夹板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发现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对于早期的功能锻炼更有效果。在骨折复位次数以及绷带掉落次数方面,治疗组的骨折复位次数以及绷带掉落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智能气囊小夹板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固定。结论:总体来说,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两种小夹板的均能达到治疗。然后无论是从腕关节功能评价、还是解剖评分来说,以及骨折复位次数、绷带掉落次数来说,智能气囊小夹板都比普通小夹板固定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