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的超微病理学研究及其VP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是养蚕生产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专一地侵染家蚕中肠上皮组织,造成其中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病变。在染毒家蚕的中肠杯形细胞内形成特异性小泡体和电子稠密体等特异性结构。电镜观察显示在感染早期,微绒毛膜、线粒体附近、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和内质网等较易发现胶体金颗粒(10 nm)的吸附。其后在微绒毛中间和细胞质中,以及内质网和特异性小泡体的界限膜附近出现或较多存在,但线粒体和特异性小泡体的内部未见金颗粒的吸附。因此可以认为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主要在染毒细胞的各细胞器膜附近出现。   以首株在中国分离到的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mIFV—CHN001基因组为模板,扩增了编码主要结构蛋白的VP1基因。克隆测序后得到VP1基因片段906bp。该序列与己发表的日本毒株相比,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9.3%,编码氨基酸的相似性为100%,证明该毒株和日本株的同源性较高。把BmIFV—CHN001 VP1序列与同属的6个昆虫小RNA病毒结构蛋白进行了序列比对,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对其进化关系做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病毒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为下一步的基因表达以及抗原表位的分析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在面部损容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面部损容性疾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采用低能量光子嫩肤治疗,观察组93例采用高能量光子嫩肤治疗,比较
无性系种群构件动态以及繁殖策略是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松嫩草地自然生长的蔓委陵菜(Potentilla flagellaris)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观测了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对其进行内科治疗.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后,62例显效,11例好转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举我院在2010年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
“挑战者”的缺憾现代化的电子传播媒介——录像,以声音、图像为信息符号,以磁带为载体,向受众传送知识,提供娱乐,并且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受众选择的自由。可以说,录像与电视
目的:讨论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部分切除为观察组,全部切除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对1例小儿哮喘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明确诊断为小儿哮喘的1例患儿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患儿的临床资料、护理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对
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12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鲁西牛、渤海黑牛、闽南牛、牦牛、盱眙水牛和奶牛的遗传多态性。本研究中除了IDVGA-11为低度多态座位,IDVGA-55
1.临床资料rn病例患者女 45岁,主因尿黄、乏力1周余,2015年6月3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结核;无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输血及其他重大疾病史.入院体检T 36.1
猪的体细胞克隆在农业和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尤其体现在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类异种器官移植方面。本研究利用屠宰场猪卵巢,对体细胞克隆胚胎生产中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