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审美之维与诗性智慧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b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写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兴"的三重美学意蕴加以呈现的基础上,探讨"兴"与天人合一、审美意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兴"与心物共感的澄明之境的关系;同时,以魏晋玄学人格美为分析重点,探讨"兴"作为超越庸常生存环境,建构审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全文由导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结语五个部分组成."导论"简要地介绍了该文写作的意义,选题的缘起以及相关"兴"论的研究情况.第一部分是对"兴"的三重美学意蕴的呈现."兴"涵盖了由"物"及"情"而成"诗"的整个过程,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美学意蕴结构表现为:触物之兴、创作之兴与审美之兴的依次层递;其美学意蕴可简单概括为:触物起情、乘兴而为、意余言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对"兴"在艺术生命的创生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该部分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从理论上厘清了天人合一、审美意识与"兴"之间的关系;第二节通过对《诗经》兴体诗与六朝后的诗歌之"兴"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审美意识与"兴"的双向互动关系;第三节从生命共感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主体通过"兴"的审美超越,最终抵达的物我两忘、心物相互照亮的澄明之境.第三部分以魏晋玄学人格美为个案,探讨了"兴"在审美人格构建中的关键作用."兴"就是一种自由无待的生活态度,是对庸常的生活环境的超越,能"兴"就意味着构建圆满、完整的审美人格的可能;感兴的结果是人生境界的提升以及审美追求与人生追求的统一.这种重"兴"并以"兴"为美的人生态度在就魏晋时期得到最辉煌的展现."兴"升华到人生的最高层次,它使文士将自然生命激活为艺术生命,形成了完整丰厚的范畴结构与内涵."结语"简要地对全文进行小结,从对"兴"的多侧面阐释,看到"兴"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的理论范畴,不是某一简单的定义所能穷尽的;"兴"作为一个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概念,还将在"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活动中不断丰富、发展它的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对模具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将“云制造”引入模具行业,提出了一种由分布式模具制造资源、模具云制造服务平台和客户端组成的模具协同设计制造系统的体系架构。通过两个假设
IMT2000是国际电联(ITU)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本文介绍了IMT2000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ITU的标准化工作、相关规定,IMT2000的无线技术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些最新发展。
中国的文学观念,由于有外在实用和内在抒情的动力,逐渐从先秦学术一体的背景下独立出来,就其根本,还是个体情感抒发的内在动因,主情是其本质特点。因而本身具有文质统一的内在规定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
徐州锦绣嘉园5、6号两栋高层住宅,地下2层,地上33层,层高2.9m,建筑总高度102m,分别设置3部电梯、1部楼梯,全剪力墙结构,±0.000以上外墙厚250mm,内墙厚200mm,楼面为厚100mm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作为一个批评术语和理论范畴在现行文艺批评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各派互文性理论进行了扼要的梳理,介绍其代表理论并给予一定评价.通过互文性
利用Forge软件对大曲轴的镦锻成形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成形力和成形形状与实际结果不一致,通过对实际产品和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实际生产的曲臂比名义尺寸厚1 mm,
谈了教师如何有效教学与减轻中学生物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一些想法、做法。 Talking about teachers how to effectively teach and reduce the burden of se
朱熹是南宋著名哲学家.他发展了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其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除致力于经学外,朱熹
新时期文坛,山东作家张炜以其作品的"抗战性"呈现了一道独特的人文精神景观.他的小说创作顽强地抵抗着社会世俗,诗意地返回"野地"、"民间",被称为是"忧愤"作家的纯美写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