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四年提及三农问题,提出如何解决促进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的问题。近几年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进入农村市场,抢占市场先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农村原有的经济模式,但对如何解决上面的三农问题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电子商务的进入,使农村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成为可能。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有一段话专门论述了农村电商及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规划,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农产品电商作为农村电商"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以阿里平台为例,至2015年,在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超过了 90万个,其中零售平台占比97.73%,1688平台占比约为2.27%。营业额达到695.5亿。但从调研和网上数据的查找,福建广大农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很缓慢,真正了解和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户少之又少。全省20多个淘宝村,但真正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屈指可数。本研究以福建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选取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省内各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电商从事者,分析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进而深入剖析福建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电商风险对潜在从事农产品电商从事者的影响,以揭示当前福建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确认农产品电商从事主体,总结归纳农产品电商风险架构,让政府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对症下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网上、电话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通过研究背景描述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概况;第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调查网商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风险;第三,根据问卷的数据,梳理影响农产品电商运营的风险;第四,根据问卷的反馈结果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出影响农产品电商风险的因素有三层:第一层是平台风险和政策风险;第二层是成员构成风险、设备风险、技术操作风险、生产风险、滞销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物流风险;第三层是售后风险、信誉风险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研究结论与建议,对实证分析后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结论及福建省农产品电商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