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耐盐关键功能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研究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繁殖系数高,基因渗入能力强,对逆境抗性高,目前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生物入侵生态学和遗传学的模式植物之一,被认为是探索耐盐基因的有用模型。盐胁迫下,盐生植物体内能够积累脯氨酸,提高细胞液的浓度,降低渗透势,以提高耐盐能力。广泛的研究描述了互花米草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的影响,对金属物质的吸收等,但还没有详尽的研究集中于互花米草幼苗在盐胁迫下脯氨酸积累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从青岛盐沼地区采样互花米草,给予不同的盐度胁迫,针对互花米草在不同盐度和不同组织中脯氨酸积累量不同的生理特点,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到脯氨酸代谢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SaP5CS、Sa OAT、SaPro T基因的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 RT-PCR技术阐明了不同盐度和不同组织中脯氨酸代谢基因的表达模式。构建了两个关键的耐盐基因SaP5CS1和SaP5CS2的原核表达体系并进行了SaP5CS2蛋白的斑点实验。成功构建了互花米草脯氨酸合成酶关键基因SaP5CS2的过表达载体p BWA(V)HS-PC1300-P5CS2,并通过农杆菌介导和侵染法获得了转基因SaP5CS2拟南芥T3代幼苗。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盐度24‰处理12 h时,脯氨酸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积累量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中脯氨酸的积累量明显高于根、茎。同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对互花米草生理产生影响。2)通过DEGseq进行差异分析,设置条件丨log2Fold Change丨>1,且q Value<0.05,脯氨酸合成途径中的SaP5CS2基因具有明显的差异。3)克隆获得互花米草脯氨酸代谢基因SaP5CS1、SaP5CS2、Sa OAT、SaPro T的全长,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SaP5CS1的ORF长度为2,106 bp,编码701个氨基酸;SaP5CS2的ORF 2,187 bp,编码728个氨基酸;Sa OAT的ORF 1,398 bp,编码465个氨基酸;SaPro T的ORF 1,305 bp,编码434个氨基酸。4)表达模式表明,互花米草幼苗叶片中脯氨酸的积累主要是因为调控谷氨酸合成途径的SaP5CS2基因在盐胁迫下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脯氨酸的生物合成。5)经过低温诱导和点板实验,互花米草SaP5CS1和SaP5CS2基因的目的蛋白在Transetta(DE3)中表达;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SaP5CS2蛋白在LB平板的密度逐渐降低,初步表明了SaP5CS2基因是互花米草的关键耐盐功能基因。6)成功获得了转基因SaP5CS2拟南芥T3代幼苗。用10、24、32‰的海水分别对野生型和两个株系的T3代转SaP5CS2拟南芥处理7天。结果表明,转基因SaP5CS2拟南芥的生长状况和脯氨酸的积累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而MDA和H2O2的积累量低于野生型,说明过表达SaP5CS2基因已经成功转入拟南芥,在其抵抗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本论文揭示了互花米草响应盐胁迫的脯氨酸代谢的分子机制和关键的耐盐功能基因,为研究其生物入侵机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热带印度洋海气反馈过程在气候态的维持、热带海气耦合模态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温跃层-海表面温度(SST)反馈、SST-纬向风反馈和纬向风-温跃层反馈是海气反馈中的三个主要过程,合称Bjerknes正反馈。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与海气反馈过程相关的海洋和大气要素发生了显著的变异。受此影响,海气反馈过程的强度也出现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这些反馈的强度变化对印度洋海气耦合异常模态的发生频率及可预报
学位
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课内体育活动量大、体育技能训练强度大等原因,很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缺乏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游戏教学法辅助体育教学,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获得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
期刊
本文利用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布放的一套潜标—海床基观测系统,将ADCP后向散射数据反演得到的浮游动物生物量时间变化序列,结合同步观测的海流数据、温度数据,以及ERA5数据集的云量、短波辐射等数据,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时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的可能机制。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时间尺度的变化:(1)日变化特征。受太阳光照影响,观测海域的浮游动物存在典型的昼夜垂直迁移,即在一
学位
海洋学依赖于观测,准确、充分的观测是揭示海洋现象、了解海洋变化、提高海洋预报水平的必要前提。在固定台站,即锚系浮标阵列或潜标阵列(以下统称锚系阵列)对海洋变量的持续测量,是在关键海洋区域收集三维海洋温度、盐度和流速长期时间序列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理想情况下,锚系阵列站点数量是越多越好,但在实际中观测站点永远不足以覆盖整个研究领域,且仪器设备价格高昂。因此,如何在站点数量有限的条件下对观测站点布局进
学位
极地气旋是北极地区尤为重要的极端局地大气活动形式。近几十年来愈加持久且强的气旋出现在北极,从各方面影响北极海冰和表层气候,导致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再加上北极海冰减少的幅度和速度大大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气旋对海冰的影响,形成正反馈效应。北极海冰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经济、政治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北极气旋作为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迫切的需要深入且全面的研究。本文使用ERA-Interim的平均海平面气
学位
深海热液喷口环境极端,具有黑暗、低氧、高压、温度波动大、硫化物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高等特点。尽管如此,深海热液区是重要的深海生物生存环境之一,有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已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在热液喷口周围形成了以化能合成为初级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深海热液喷口的物种多为特有种,来自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龙旂热液区的神盾螺Gigantopelta aegis(Gastropoda:Peltospiridae)就是深
学位
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DMS的主要氧化产物,可以通过与DMS之间的相互转化间接对全球硫循环及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两极地区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也是全球海洋中DMS的高值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调控和指示作用。研究极地海域DMSO的浓度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加深认识海洋生源硫化合物对于全球硫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2018年1–2月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和2019年8
学位
深海热液区作为温度变化大、高毒、低氧的极端环境,生存着大量生物,包括贻贝Bathymodiolus marisindicus。有研究显示,其抗逆性与共附生微生物相关,但这些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功能却少有研究,尽管有证据证明,在热液生物共附生微生物中存在LuxS型群体感应系统,但还未发现自然界最普遍存在LuxI/R型群体感应系统,这类群体感应系统是否存在于热液生物共附生微生物中,如果存在,又对适应
学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日语。阅读和收听日语新闻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日本的时事动态和文化生活。本次笔者参与的实践工作,主要目的是为日语学习者提供日中双语对照的学习材料,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笔者在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参与翻译的NHK广播新闻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并分析了笔者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本报告基于NHK广播新闻文本的翻译,以纽马克提出的文本分类说、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学位
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建筑安全事故主要致因,认知心理学认为行为的产生是外界刺激经过认知加工的反应,一个人的行为出现了偏差一定是由于其认知加工过程出现了偏差。代表性启发式是决策者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对外界刺激做出默认响应的一种认知加工方式,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由于决策者之间存在生理结构、生活经验等诸多差异,在同一刺激面前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深入探索建筑工人认知加工过程中对代表性启发式的依赖程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