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艺术文化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得以传承下去的文脉,传统书画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清代绘画是距离当今最近的传统文化传承,它延续明、清文人画的余韵,而“四王”在清代书画史中独特的地位使得其必然成为研究重点。“四王”一词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俨然已将它当成一个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不会去思考它为何、如何成为“四王”。其实“四王”一词不止在于指代几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通过对这个名词的溯源,再结合地理环境、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画派不断成熟、发展,以及面临局限的不同面貌,包括它和正统画派之间的转变关系。乾、嘉延续至王昱等“小四王”崛起,在这一时期,作为王氏族居的江浙一带受到了广泛的影响,从者众多,但这时期扬州等地也同样产生了扬州画派等新鲜血液。在不同画派、不同画学思想的相互影响下,构建起了丰富的江浙画坛。在这个阶段所著的画论中,“四王”画派的代表画家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绘画的趣味和对前人的理解角度,以及画派本身对时人的影响。“四王”在发展的过程中,它适应环境所产生的传承体系也是传统模式和越来越开放、变化的世界的融合,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贴近传统绘画也提供了一种途径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