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本中的“国家鼓励”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的正当性关系到法律实质效力的实现,关系到整个法律的稳定和权威。法律文本中的“国家鼓励”在形式逻辑和实质内容上都受到正当性的质疑。法律文本中的“国家鼓励”有道德引导类与政策导向类之分。道德引导类“国家鼓励”正当性追问的前提乃是现代法治的背景。道德的本质是自由,道德立法容易造成权力对自由的限制。道德说教未必能有效解决实践中的道德问题,更未必有助于法律问题的解决。国家以立法的方式鼓励道德并不符合现代国家中立性原则的要求。法律的道德性与法律推行具体的道德是两回事。道德立法不具有正当性,道德引导类“国家鼓励”不应当出现在立法中。政策可以进入立法,但政策导向类“国家鼓励”不具备完整的、规范性的逻辑构成要件。对政策导向类“国家鼓励”,既要在具体设计上完善相应的法律要件,也要注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保证法律体系的和谐。
其他文献
2014年10月23日,达索系统在成都举办首届大中华区多品牌用户大会。法国新任驻华大使顾山,环境问题专家Mark DORFMAN,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经理王皓峰、达索系统CATIA、ENOVIA、DELMIA和SMULIA四大品牌高管,知名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王皓峰表示:“在体验经济时代,为最终用户提供绝佳的3D体验是我们达索系统的终极价值。3D体验平台的‘云端’功能将用户体验升级为无缝化
同人文化近几年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同人作品进入公众视野,同人作品、同人创作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愈加受到关注。但苦于现行法中并未对同人作品、同人创作进行明确规定,导致
1954年生,山东莘县人。197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李学明
提出了侵蚀信息熵概念 ,以H =-K ni=1 ωjiαijlog(ωjiαij)表达。式中K为信息度量单位转换系数 ,αij为第i个因子的第 j类对土壤侵蚀的作用 ,ωji为第 j类的第i个因子的权重。当把土壤侵蚀过程的影
1947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排山倒海般的进攻,胜利的曙光已经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以及他的战友们,开始高瞻远瞩地考虑革命胜利后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了。建国以后,如何得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承认和支持,是当时最为迫切的一个问题。毛泽东访苏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1949年6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刘少奇转达了毛
亚里士多德与阿奎那赋予事物以伦理目的,事物本质的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被认知。由于自然法的复兴与社会法时代的到来,事物本质的概念重新得到重视。形式层面的事物本质是应然与
事实推定是法官依据经验法则,从基础事实推出另一待证事实,并且允许当事人通过反证推翻的证明方法。对于事实推定的概念是否存在,学界有很多的观点。而我国《侵权责任法》对于过
19世纪的“大博弈”,俄罗斯帝国和大不列颠之间的竞争,是由对中亚的权利和影响力的追求引发的。本论旨在重新审视麦金德著名的“心脏地带”理论,即俄罗斯与中亚,认为这对国际政治
在河南省西峡县长江流域的山地 ,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益。植被类型有 :密树、中灌、稀草类型 ,稀树、中灌、密草类型 ,密灌、中草类型 ,坡地农田类型。结果表明 :密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腐败是目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