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MODS急性胃肠损伤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胃液及大便潜血、腹胀缓解、肠内营养耐受等胃肠功能改善情况,外周血CRP、凝血功能水平变化及大鼠血清和回肠组织IL-6、TNF-α含量的变化,研究通瘀解毒法对MODS急性胃肠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1.临床研究:64例符合MODS急性胃肠损伤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护胃治疗。治疗组在相同西药抑酸护胃基础上,加用姜堰中医院研制的具有通瘀解毒作用的院内制剂通解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7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CRP、PT、FIB,观察APACHEⅡ评分差异及治疗后两组疗效、胃肠功能改善时间的差异,评价通解口服液在防治MODS急性胃肠损伤方面的作用。 2.实验研究: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预先灌胃给药,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组予氨苄西林灌胃,治疗组予通解口服液灌胃,连续给药2天,每天2次,第2天晚上开始禁食不禁水,禁食12h后再次灌胃给药,给药后立即静脉注射8mg/kg LPS复制MOD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肛温、心电图、呼吸频率和幅度;颈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AST、ALT、CK、Cr水平,血清和回肠组织IL-6、TNF-α含量,评价通瘀解毒法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急性胃肠损伤的防治作用。 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临床观察显示,通解口服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解口服液治疗后胃肠功能改善时间、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通解口服液治疗后CRP、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实验研究结果:模型组、阳性组及通解口服液组大鼠造模后肛温、心率、呼吸频率及幅度均较空白组增加(P<0.05或P<0.01);通解口服液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血清Cr,减慢心率(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血清AST、ALT、CK、IL-6含量以及回肠组织IL-6含量(P<0.05或P<0.01);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减少血清TNF-α和回肠组织TNF-α含量,减慢呼吸频率(P<0.05或P<0.01)。但三个不同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对大鼠ECG、肛温以及心、肝、脾、肺、肾的脏器指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1.CRP、IL-6、TNF-α可作为MODS的预测指标; 2.通解口服液可通过下调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而抑制MODS炎症反应的进展; 3.通解口服液可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纠正其凝血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