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IL-35是最新发现的IL-12家族成员,于2007年由Collison等[1]最早发现并发表于Nature杂志,由EBi3和p35两个亚基组成[2],主要由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产生[1]。研究发现IL-35可以有效地抑制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3],从而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IL-35还通过增强骨髓细胞的积累和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生长[4]。各种肿瘤组织中IL-35均有广泛报道,如结直肠癌、胰腺癌等[5-6],而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现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35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方法】  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胃癌患者肿瘤组织蜡块50例(其中低分化17例;中分化17例;高分化18例)及对应癌旁(>5cm以外)组织。所有病例均已由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完成病理诊断。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最小44岁,最大74岁,中位年龄61岁,临床分期Ⅰ—Ⅱ期31例,Ⅲ—Ⅳ期19例,所有病例术前均为进行化疗或放疗。选定病例组织后,采用EnVision两步法进行5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中IL-35亚基(EBi3和p35)的表达,比较两种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以两种亚基均表达为IL-35阳性,但凡其中一个亚基表达为阴性,则该病例IL-35表达为阴性。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关系。收集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研究IL-35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及生存时间的关系。  【结果】  1. 在癌旁正常组织中IL-35未见表达,而50例胃癌组织中37例IL-35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74%,且IL-35主要表达于胃癌细胞胞浆中。  2. 统计分析5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IL-35表达情况,显示IL-3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其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  3. 通过绘制患者术后的生存曲线及相关分析,可知IL-35表达阳性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但两者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35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在胃癌细胞胞浆中表达;IL-35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且其可能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相关。 IL-35可能具有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胃癌免疫治疗新靶点及预后情况判断的指标的潜质。
其他文献
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核心所在,市场经济对于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来说有着一定的双面性,在为价值取向教育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形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及卫生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手段及愈后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而使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大大的下降。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摘 要:新教育实验是一项对于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极为重要的工程,它通过丰富的内涵在行动与建设中,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它改变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与职业追求,也改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能力与视野。文章总结了新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的正面价值,为进一步推行教育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有痕教学;参与度;教育灵感;新教育  近几年,新教育的春风吹入教育西部教育薄弱区,在西部的农村中学试点新教育的教育理想的过程中,校园迎来
摘 要:核心素養指出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落实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物理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这是教学的核心,高中物理模型较多,弹簧模型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模型,它的研究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部分,对它的教学探讨有助于学生培养物理观念。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