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补肾清透方对慢性荨麻疹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原导致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其多发于春季,根据其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属于温病学“春温”的范畴,春温属于伏气温病,发病多以里热为主。春温发病多与人体阴精亏虚,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凡禀赋不足,先天肾亏或房劳过度等均可致肾精亏虚,失于封藏,形成阴精不足体质,根据“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发病机制,指出肾精不足是春温发病的内在条件,肾精不足,到春季阳气升发,肝气疏泄太过,冲逆而为相火,内蕴郁热,遇到风热外袭,继而发为春温,因此慢性荨麻疹既有斑疹隐隐,心烦躁扰等营分证,又有口渴、咽痛、咳嗽等卫分证,属于春温中卫营同病的症候,在治疗中采用养阴透热的治法,因此导师根据养阴透热的治法提出“补肾清透方”,本方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和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而来,通过动物实验模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HIS)的含量变化,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了解补肾清透方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从而为探讨可靠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补清方高剂量组、补清方低剂量组,分别给其不同药物灌胃,并检测小鼠治疗前后血清中组胺(HIS)、免疫球蛋白E(IgE)的含量变化,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清方高剂量组、补清方低剂量组血清中的组胺(HIS)、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减少、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治疗肾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能有效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通过减少组胺(HIS)、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抑制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从而抑制荨麻疹发病,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补肾清透方治疗肾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对动态电路进行分析时,不可盲目使用换路定律。本文通过对电路问题的实例分析,进一步强调换路定律的适用条件及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过渡过程中电路能量的转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汽车轮毂加工环节中,对轮毂进行缺陷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轮芯作为轮毂的中心部分,其在承重、抗压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轮芯X射线图像相较于轮辐和轮辋,其结构、背景和缺陷特征都要复杂一些,因此需要对轮芯的缺陷检测进行单独研究。本文深入研究了图像处理领域的深度学习算法,吸取基于建议区域(Region Proposal)的卷积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微波燃烧法制备CoFe2O4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Co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结构.两种方法均制成尖晶石纳米晶材料,同溶胶-凝胶法相比,微波燃烧法可以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