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原导致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其多发于春季,根据其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属于温病学“春温”的范畴,春温属于伏气温病,发病多以里热为主。春温发病多与人体阴精亏虚,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凡禀赋不足,先天肾亏或房劳过度等均可致肾精亏虚,失于封藏,形成阴精不足体质,根据“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发病机制,指出肾精不足是春温发病的内在条件,肾精不足,到春季阳气升发,肝气疏泄太过,冲逆而为相火,内蕴郁热,遇到风热外袭,继而发为春温,因此慢性荨麻疹既有斑疹隐隐,心烦躁扰等营分证,又有口渴、咽痛、咳嗽等卫分证,属于春温中卫营同病的症候,在治疗中采用养阴透热的治法,因此导师根据养阴透热的治法提出“补肾清透方”,本方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和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而来,通过动物实验模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HIS)的含量变化,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了解补肾清透方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从而为探讨可靠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补清方高剂量组、补清方低剂量组,分别给其不同药物灌胃,并检测小鼠治疗前后血清中组胺(HIS)、免疫球蛋白E(IgE)的含量变化,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清方高剂量组、补清方低剂量组血清中的组胺(HIS)、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减少、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治疗肾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能有效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通过减少组胺(HIS)、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抑制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从而抑制荨麻疹发病,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补肾清透方治疗肾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