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GSM手机电磁兼容测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GSM手机产品,对电磁兼容测试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系统的阐述。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标准的发展过程和意义并对夏新电子产品涉及电磁兼容的国际、国内标准进行探讨,然后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测试场地(电波暗室和屏蔽室)和测试仪器(人工电源网络和EMI接收机),深入地研究了夏新公司的GSM手机的电磁兼容测试问题。 电磁兼容(EMC)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中互不干扰,达到“兼容”状态。要获得电磁兼容的理想结果,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对电气/电子设备的电磁特性提出要求:①降低电磁骚扰:即要求设备向外界产生的电磁骚扰必须低于某一极限值;②提高设备抗电磁骚扰的能力。当前,伴随着电气/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几乎所有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都充满了电磁骚扰;为了保证各种设备能共处同一环境而又能互不干扰地正常工作,按照相关电磁兼容标准进行测试是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有效途径。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蜂窝通信系统在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EMC问题也日益突出。从我国通信行业的实际出发,针对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的EMC性,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起草了相关GSM和CDMA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由信息产业部发布实施,要求手机只有通过该标准,才能在中国销售。同时,信息技术类产品也已经强制3C认证,电磁兼容性作为其中必须通过的测试要求,成为产品上市的质量保证。 针对这种要求,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按照相关标准建立自己的手机和信息技术产品电磁兼容预测试系统,以便在手机和信息产品研制过程中检测和控制其电磁兼容性,为最后产品一次性通过国家标准电磁兼容实验室的认证做准备。
其他文献
该文所作的工作是实验室"IPv6路由器"项目,及"和记奥普泰"公司的智能多业务接入平台IMAP(Intelligent Multi-operationAccess Platform)项目的一部分.所作的工作已经通过公司
身份照片由于它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身份管理系统的升级,出现了新一代的磁卡、二维条形码和IC卡等信息存储式身份证件。然而,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