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12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制执行是国家通过公权力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人权利得以实现的过程和手段。基于效率为先的价值导向,为快速实现债权人的权利,避免债务人恶意处分财产,执行过程中对于债务人责任财产多数情况下只是进行形式上的调查,即法院仅仅是依据执行标的的外表权利状况来确定债务人的责任财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透过社会联系影响案外人权益的可能性。同时,受制于我国登记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济活动复杂性和流动性,难免会出现将不属于债务人的财产作为责任财产进行执行的情况。因此,需要为案外人权益的保护作出特别安排,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由此而生。与境外其他国家地区相比较,我国的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起步较晚,2007年才首次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该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制度逐渐完善,制度框架初步构建。但是与境外相比,我国理论界对于该制度研究的相对滞后,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现有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亦未能涵盖该制度的所有争议,使得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交易日益复杂,法院案件数量逐年增长,这给法院的裁判和执行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完善我国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解决我国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在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于纠正不当执行行为,保护案外人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笔者深入地研究了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在第一章,笔者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概念、性质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在对形成之诉说,给付之诉说,确认之诉说及救济之诉说等四种学说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笔者建议将该诉定性为形成之诉,并将该诉与第三人撤销之诉和案外人申请再审等近似概念进行了比较和区分。在第二章,笔者对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在此前提下,对我国的制度进行相关反思。第三章,通过梳理我国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立法演变,总结我国现行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现有法律规定及相应程序,并结合笔者所在法院近五年审判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前置程序冗杂多余、确权诉请裁判尺度不一、案外人证明责任过重、停止执行效率低下以及滥用诉权等问题。最后是对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完善建议,该诉应当准确把握实现债权与案外人权利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在此原则以及笔者所提出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五点建议。
其他文献
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信息的生成与表达、处理与传播带来空前繁荣,对社会生活方式、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等带来了巨大变化,重塑人类的生活环境,开启数字生态。其中,经济领域作为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受到的重视以及数字技术影响都最为突出,近年来,数字技术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各国经济增长总量中占比逐年攀升,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而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技术发挥经济效用的关键支撑以及数字生态的基础组成部
洛克政治理论的核心——财产权理论,是西方政治社会构建的基石。财产权理论包含了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在不同的时代被给予了各种形色的解读并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其中,20世纪的政治哲学家C.B.麦克弗森,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对西方社会面临的自由主义危机的思考,也对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做了研究。麦克弗森以占有性个人主义的理论对洛克的财产权理论进行解读,赋予
古代丝绸之路创造了东西方贸易交流的辉煌,为了再现这一区域的繁荣、促进中国和亚非欧大陆国家的全方位交流,中国政府在2013年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设想。这个由中国主导的倡议本质上是一种促进区域内有关国家在经济等方面加大合作的新办法,将使得中国和该区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机电产品占据中国出口半壁江山,而这一倡议将提高区域内相关国家对这个大类产品的需求,为这类产品出口提供良好的新机会。为进
学位
学位
学位
村民是否积极参与关系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益,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发展。在国家资源下乡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情况仍不容乐观,其中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不足。农村税费改革后,村民与村庄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具体而言,以往村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比较积极,但改革之后,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却大幅度下降,部分村民认为公共物品供给仿佛就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在此情况下,政府和村民之间就
财政投资评审是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提升财政建设资金效益的重要方式。由于我国财政投资评审机制不完善、管理不科学、从业人员不专业等因素,造成评审效果不佳,存在较多问题。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优势明显,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但其在我国刚步入全面发展阶段,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财政投资评审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审核内容逐渐增多。但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存在技术体系不成熟,企业组织模式不完善,项目建设成本
学位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呈现出阶段性过程,纵观世界各经济体发展历程,当经济体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因经济发展存在不可逾越矛盾容易陷入长期停滞;同时绝大多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都出现了贫富悬殊问题,即面临“双重中等收入陷阱”——一方面经济体无法实现向高收入水平迈进,另一方面在发展中无法成功防止两极分化建成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2010年我国正式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自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