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环境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攀升,目前已成为城市居民第一死因,现在每年约有162.87/10万人因恶性肿瘤死亡,年均增长速度为5.13%。肺癌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肺癌总体数量的80%左右。虽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靶向治疗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看到了曙光,但目前晚期肺癌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仍在10%左右。肺癌患者经诊断后,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各种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贫血,作为肿瘤患者在疾病进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肿瘤患者的常规抗肿瘤治疗,与患者的生存预后更是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贫血发生状况、分布特点,从疾病诊断、一般情况及治疗等方面分析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贫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从而引起临床医生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重视,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首次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疾病诊断(病理类型及分期)、一般情况(性别、初诊时的年龄、PS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治疗信息进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所有变量釆用频次、频率等描述性分析。组间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chi-square test)。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贫血与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死亡时间,并应用生存分析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合格病例共473例,结果如下:1一般资料分析:男性339例(71.67%),女性134例(28.33%);男性年龄(59.98±0.51)岁,中位年龄60岁;女性年龄(56.97±1.0)岁,中位年龄58.5岁。2疾病资料分析:病理类型:包括鳞癌243例(51.37%),腺癌225例(47.57%),其他类型5例(1.06%);病理分期:I期35例(7.4%)、II期52例(11.0%)、III期148例(31.29%),IV期238例(50.31%)。3治疗资料分析:近期治疗中,手术29例,化疗381例,放疗63例,靶向药物23例,生物治疗4例,抗感染治疗5例。4贫血发生情况:贫血患者共计273例(57.72%),其中男性200例(73.26%),女性73例(26.74%);轻度贫血183例,中度贫血82例,重度贫血8例,轻中度贫血占97.07%;白蛋白水平<35g/L的有195例(41.23%),其中157例贫血,占贫血患者总数的57.51%。5贫血相关因素分析:经X2检验,肺癌贫血发生分别在年龄(X2=3.459,P=0.039)、白蛋白水平(X2=70.648,P=0.000)、PS评分(X2=10.222, P=0.01)、近期是否行手术(X2=4.956,P=0.022)及近期是否化疗(X2=3.627,P=0.037)等因素中存在差异。经多因素分析,低蛋白血症是贫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预后分析:在47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共随访427例,随访率90.28%(427/473),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64月,中位OS为16个月。其中贫血患者的中位OS为15个月,无贫血患者的中位OS为17个月,无贫血患者的中位OS比贫血患者的延长2个月,两者之间的存在差异(P=0.017)。结论: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PS评分因素与贫血发生存在密切关系,而性别、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与贫血的发生无关。在治疗方面,近期是否行手术及是否化疗与贫血发生存在相关性。而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及抗感染治疗与贫血的发生无相关性。2多因素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是贫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贫血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贫血的出现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缩短的预后指标,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