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生评价基本沿用了终结性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过分强调评价的终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偏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小学教育中传统的学生评价系统集中反映了“应试教育”的错误倾向和弊端,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重灾区”。因此,改革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国内外学生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介绍的基础上,论文对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涵义与特征、原则及理论依据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理论上阐明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要求发展性学生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鞍山市胜利小学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鞍山市深入开展发展性学生评价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