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裸燕麦(Avena nuda L.)是燕麦属(Avena L.)的一种,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最高的谷类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裸燕麦发源地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史,主要分布于华北晋、冀、蒙三省区,西北陕、甘、宁、青四省区和西南云贵川的大小凉山地区,以及东北部分地区。由于我国裸燕麦种植区域广,品种多样化,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的燕麦品质也存在较大差异,比较环境影响与品种差异对裸燕麦品质的影响,在全国燕麦产区选取15个试点进行统一种植,比较同一产地不同品种,以及不同产地之间的产量、品质差异,得到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加工企业选择相适宜的加工原料及产地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产地裸燕麦产量、营养品质的差异性大于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性;华北、东北地区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西南地区(P<0.05),而粗脂肪、粗淀粉含量西南地区要显著高于其它地区(P<0.05);不同产地之间产量与营养品质无显著相关性,而不同品种之间产量与粗脂肪呈显著负相关(-0.709*),与粗淀粉、水分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0.871*、0.776*),与粗蛋白则无显著相关性;粗蛋白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0.611**),粗脂肪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0.717**),粗淀粉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0.498*)。2、环境因素和品种差异对燕麦营养品质结果表明这两个影响因素及它们相互作用对裸燕麦的营养品质特性影响作用非常大。但是对于不同的品质特性,影响作用又有所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中,环境因素占89.14%,而品种差异仅占8.06%。淀粉含量同样环境因素占81.06%,品种差异较弱占13.91%。同样,燕麦蒽酰胺(AVEs)也有相同的趋势,环境因素占82.33%,品种差异占12.50%。但是,脂肪含量则有所不同,品种差异(79.52%)作用大于环境因素(19.88%)差异。β-葡聚糖的影响作用则不同于以上四种营养成分,环境因子(35.32%)、品种差异(30.44%)以及误差(29.10%)三者相近。以上结果表明,燕麦蛋白质、淀粉、AVEs对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而脂肪和β-葡聚糖则对品种的要求更高。3、由于光照、温度、水分、大气压、土壤等都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海拔高度每增高100米,气温降低0.5~0.6℃,光照增加4~5%,紫外光辐射增加3~4%,同一纬度线上,由于海拔高度升高,温度、光照等条件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直接影响燕麦的生长发育,因而引起外观品质和内在营养品质的变化。蛋白质含量与经度(P <0.01,r=0.61)和纬度(P <0.01,r=0.40)呈显著正相关,但是与高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1, r=-0.53)。淀粉和脂肪含量与经度(P <0.01,r=-0.71,P <0.01,r=-0.28)和纬度(P <0.01,r=-0.27,P <0.01,r=-0.37)呈负相关,但是与高度却呈显著正相关(P<0.01,r=0.38,P <0.01,r=0.39)。脂肪含量与降水呈正相关(P <0.01,r=0.25)。β-葡聚糖含量与经度(P <0.01,r=0.76)和纬度(P <0.01,r=0.45)呈正相关,但与高度呈负相关(P <0.01,r=-0.47)。平均气温与β-葡聚糖含量没有相关性。β-葡聚糖含量与降水量之间呈负相关, AVEs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P <0.01,r=-0.26),与经度和降水量呈正相关(P <0.01,r=0.17,P <0.01,r=0.31)。同时,研究还发现,AVEs不同于其它营养成分,它与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