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杰明·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中的形象塑造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杰明·布里顿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被普遍认为是二战后的经典歌剧作品之一,在英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部作曲家本人认为最具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他塑造的歌剧主人公形象倍受人们关注,成为二十世纪歌剧中小人物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彼得·格莱姆斯》中的歌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歌剧脚本及布里顿音乐戏剧手法的分析,对该剧形象塑造过程的研究,力求全面、细致地展现该剧人物形象的艺术特点,为布里顿创作的相关主题的歌剧作品及歌剧形象的解读开辟道路。 全文主体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歌剧脚本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并就原诗中的文学形象与歌剧脚本中戏剧形象做比较研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围绕布里顿是如何运用音乐戏剧手段,在动态的过程中,通过戏剧人物在序幕中的首次登场,确定主要人物的性格基调。随着剧情的展开,人物关系的进一步呈示,在不断激化的矛盾冲突中塑造歌剧形象,最终通过演绎者在舞台上对角色的诠释完成歌剧人物舞台形象的塑造;第三部分结合布里顿的个人经历和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剖析歌剧主人公形象产生的原因,挖掘歌剧的主题内涵,探讨布里顿其后创作的一系列相关主题的歌剧中对此类歌剧形象的延续。 在《彼得·格莱姆斯》中,布里顿利用主要人物特性化的主导动机在全剧中的贯穿,建立起人物性格发展的线索,并通过外在矛盾冲突,即主人公与小镇人之间不断激化的矛盾冲突,在调性、和声、配器、声乐线条、节奏等方面的对比中,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小镇人形象和与小镇人截然不同的男主人公形象;同时以大量咏叹调和咏叙调对男主人公内心冲突做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多角度、多侧面、立体的、全方位的对歌剧主人公进行塑造。剧中对于合唱的运用极为灵活,它帮助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戏剧气氛,制造风俗性场面,使该剧具有浓郁的英国民俗性。布里顿对戏剧场面的调度能力,对剧中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的表现能力,对丰富的、多层面的舞台音响效果的把握能力均完美呈现于这部舞台戏剧作品中。 布里顿以音乐为手段,达到了戏剧-音乐的高度统一,在海的背景下展现了一个为社会所不容的个体的悲剧命运,塑造了一群在封闭的小镇里靠海而生的英国渔民的群像。他创作的歌剧作品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深入剖析,为二十世纪歌剧史上有关人性、社会性的探讨平添了光辉的一笔。
其他文献
司法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国实行的政府推进型的司法改革道路却不可避免地有其缺陷,它缺少一种外在的强有力的制约和动力,
目的:分析比较3D VIBE(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InterpolatedBreath-hold Examination)和3D TrueFISP(Three-dimensional True FastImaging Steady-state Precession)
对当代民用技术军事转移现象进行研究是近年来的事,从这些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对这种现象的描述和浅层次的探讨上,而从哲学的理论层次去分析却为数不多。为了弥补这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构建综合性的空间信息获取系统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智能化的多卫星分布式自主协同工作,将是此系统的主要运行模式。如何分析、评
节能降耗、提高性能已经成为当今汽车、摩托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轮毂作为车辆上的高速运动部件,重量减轻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改善整车的加速及制动性能、提高驾乘舒适性
氮化钛和氮化锆薄膜的结构通常由金属键和共价键混合而成,具有金属晶体和共价晶体的特点:高熔点、高硬度、优异的热和化学惰性,优良的导电性和金属反射比。这类薄膜既可作为
本文通过对SARS 事件的分析与研究,指出政府形象的树立和塑造是一种动态的系统工程建设。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除了来自对亲身体验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外,很大程度是来自于传
抑郁的无望感/自尊整合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Abramson,Metalsky等从归因方式、无望感和自尊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近年来已成为抑郁研究的热点。抑郁的归因
目前,我国的法院除了各专门法院及军事法院的设置外,主要分为四级,即基层、中级、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地方各级法院,实行的是块块领导,司法管辖区
二十世纪国际商事仲裁的空前发展推动成立了一批著名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其中,国际商会仲裁院是被最广泛接受与使用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之一。本文即主要学习研究该仲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