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5羟色胺促进人瓣膜间质细胞增殖可能通过MAPK/ERK通路背景:5羟色胺(serotonin,5HT),又被称之为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瓣膜间质细胞,作为瓣膜中的主要细胞成分,参与了瓣膜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药物诱导瓣膜病,主要激活了瓣膜间质细胞中的5HT2B受体,引起瓣膜间质细胞增殖,但下游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清楚。方法:我们分离了瓣膜间质细胞,用MTT法确定了5HT的最佳刺激浓度和时间点。使用10μmol/l 5HT刺激人瓣膜间质细胞,用MTT法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测细胞,磷酸化ERK水平。结果:我们发现5HT具有促人二尖瓣瓣膜间质细胞增殖作用,且发现磷酸化ERK水平增高。结论:5HT具有促人二尖瓣瓣膜间质细胞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MAPK ERK途径,尚需抑制剂处理后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长期注射5羟色胺导致小鼠瓣膜病背景:一些药物可以导致人类瓣膜疾病,包括治疗肥胖、帕金森病和偏头痛的药物。这些药物可能通过激活5羟色胺2B受体导致瓣膜疾病发生。本实验拟通过皮下注射小鼠,是否可引起小鼠瓣膜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30只C57Bl6/J小鼠被分为两组:10只对照和20只给药组。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而给药组给予5羟色胺皮下注射(60mg/kg)12周。12周后分别予以心脏超声和组织学检测。结果:5羟色胺组可以发现瓣膜增厚和结构改变。主动脉瓣跨瓣压力和跨瓣血流分别增加。免疫组化染色提示Ki-67(增殖指标)在5羟色胺组显著提高。在对照组并未发现病理改变。结论:我们成功建立了小鼠瓣膜病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让我们确立5羟色胺在瓣膜病发生中的作用。第三部分长期注射5羟色胺导致小鼠心功能不全及其机制探索背景: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了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心肌肥厚以及心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HT2A、5HT2B、5HT4受体均在心肌中表达且在不同物种心衰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他们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及其下游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拟通过皮下注射小鼠,是否可引起小鼠心衰,并研究其下游分子机制。方法:30只C57Bl6/J小鼠被分为两组:10只对照和20只给药组。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而给药组给予5羟色胺皮下注射(60mg/kg)12周。12周后分别予以心脏超声和组织学检测。TUNNEL染色用于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用于检测细胞超微结构。结果:12周皮下注射5羟色胺后,小鼠出现体重下降,心重比,左室收缩末和舒张末容积上升,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下降,提示小鼠出现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但我们并没有发现心室肌厚度改变。同对照组相比,Masson染色提示给药组无显著心肌纤维化发生。TUNNEL染色提示给药组无显著心肌细胞凋亡。但是透射电镜结果提示心肌细胞肌节断裂和线粒体肿胀。而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我们成功建立了新的小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让我们确立5羟色胺在心肌病发生中的作用。但是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