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的小说一直致力于书写人类丰富的分裂。从早期的传统写实,到中期的苏菲迷思、太空冥想,再到后期的批判回归,莱辛深受多种主义思潮的影响,她一直在探寻能化解其思想危机和理清其对分裂世界的认知的承载物。苏菲主义作为一种宗教哲学观,于她整个的创作生涯,都是一个特殊存在。 本文分三部分展开论述。首先,梳理莱辛走近苏菲主义的历程,表明她之所以选择苏菲主义其实蕴含了一种契机。这种契机与莱辛小说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有关,也和苏菲主义本身的内涵以及它在西方世界得到重新解读的时机有关。莱辛最终的走近苏菲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 其次,论述莱辛接受苏菲主义之后,苏菲主义作为一种宗教哲学观,通过对莱辛创作思想的影响,进而引发她在叙事形式上作出了有意识的变化。这一时期莱辛往往着眼的是一种带有预言色彩的冥想空间,以及宇宙太空。日常传统的叙述视角和叙述顺序在她这里会变得不可探究。莱辛之所以执着于这样的预言视角和冥想回忆的方式,是因为随着对苏菲主义的接受,她希望可以借由苏菲的神秘感为自我为人类开启一个更为丰富真实的意义世界,借此化解自我和人类分裂的危机。 然后,第三部分阐明苏菲主义经由莱辛的创作思想对其小说空间艺术的影响。在莱辛这里,空间除了作为文本的结构因素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将外在物质空间引入内在精神空间之后呈现出的一系列有意味的能指,如房子、城市、宇宙等。论文同时引入R.D.莱恩的“分裂的自我”这一概念,结合苏菲主义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这一观点,分析莱辛内心空间小说和太空小说对空间处理的变化。 本文以莱辛所接受的苏菲主义切入,对其小说的创作形式进行考察,探究和论证了苏菲主义之于莱辛小说形式的影响和联系,以及这种影响所体现出来的莱辛对苏菲主义提倡的思维方式的不同理解,以及她的形式本身所富有的言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