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晏阳初的平民识字教育思想是在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教育萧条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与晏阳初生平经历息息相关,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义的双重影响。晏阳初的平民识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落后的农村经济文化起到了一定的进步推动作用,最后却因为很多客观因素导致他的教育实践运动被迫停止,但是晏阳初先生依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舞台上继续闪耀着光芒,也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有很重要的启示,本文着重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中的识字教育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本文总共划分出五个部分来研究阐述晏阳初的平民识字教育思想。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平民教育与识字教育这两个相关概念的辨析。第二部分主要对晏阳初平民识字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和教学内容进行概述。首先研究晏阳初平民识字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这种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位的,包含中国儒家文化的陶冶,基督博爱精神的引领,苦力悲惨生活的影响和中国社会现实的震慑这四点原因。其次是研究晏阳初平民识字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对平民教育所必须的的识字教材、教学人员、平民学生、教学模式、毕业考试和毕业典礼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晏阳初平民识字教育思想的特征:分别包含了全民教育性、社会调查性、社会募捐性和教育救国性这四种特征,总体上讲,该教育思想是由民主人士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未来而面对社会最底层民众发起的基础的、平等的国民素质教育。第四部分是对晏阳初平民识字教育思想进行评价和启示研究,评价分为影响与局限两个方面进行。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三点:晏阳初平民识字教育思想的直接影响是,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数量,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民的文化素质;间接影响是,平民通过识字教育,提高了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卫生素质、生产素质和公民素质;深远影响是,第三世界国家掀起了平民教育的浪潮。该平民教育思想的局限也分为三点:对中国社会现实和政治局势认识不足;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组织自身的不足;中国社会传统思想的禁锢。该平民教育思想的启示包括四个方面:语文教学须重视识字与实践、语文课程须与中华文化相融、建设新型农村必须教育先行、适时合理践行教育公平理念、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自豪感。第五部分是结论,对本篇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