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生孤独感的干预效果。有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孤独感受会对其未来的生活质量和适应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儿童长期处在孤独状态里就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根据Asher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0%~16%的小学生处在严重的孤独感水平下[1]。结合国内外关于孤独感的文献,发现大学生及空巢老人是孤独感的主要研究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孤独感研究还相对较少,在研究方向上侧重于考察孤独感的产生因素,而忽略了对孤独感的干预与防治。因此,本研究选择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CLS儿童孤独感量表进行调查和筛选,对孤独感较高的小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旨在寻找有效改善小学生孤独感的干预方法,为小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本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小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北垣街小学三至六年级共429名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XCEL和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调查结果如下:1、呼和浩特市北垣街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中存在孤独感的人数占筛查总数的40%,其中有12%的小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2、小学生孤独感分数在年级、民族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男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第二部分为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北垣街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CLS儿童孤独感量表进行筛选,将选出的60名孤独感较高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的30名学生,进行9次孤独感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控制组的30名学生不进行辅导,随班级进行正常教学。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组学生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孤独感水平明显下降,前测分数与后测分数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分数存在显著差异,控制组孤独感前后测分数不存在差异;3、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效果;4、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生孤独感的改善有显著地效果,可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团体心理辅导,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结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设计团体心理辅导内容,主要以改变学生不良认知、学习社交技巧、增加社会交往机会、提供社会支持等方式对小学生的孤独感进行干预,主题明确、有针对性,活动进程由浅至深。对改善小学生孤独感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