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阐明失血性休克后大鼠下丘脑CRH基因转录的变化,及肾上腺素能α1受体和β受体拮抗剂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方法:
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脑室内注射载体组、脑室内注射受体阻滞剂组、脑室内注射载体后失血组、脑室内注射受体阻滞剂后失血组,检测各组ACTH的变化情况。所有数据均输入数据库,以statview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失血性休克组血浆ACT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脑室内预注射载体组、预注射普萘洛尔组大鼠血浆ACTH无明显变化。3、与单纯失血性休克组相比,脑室内预注射哌唑嗪的大鼠失血后,血浆AC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单纯失血性休克组相比,脑室内预注射普萘洛尔的大鼠失血后,血浆AC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室内预注射α1或β受体阻滞剂,不能阻断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大鼠下丘脑CRH基因转录的增加,失血性休克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否通过其他神经介质或其他受体通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